腹针疗法治百病(内部资料)下

01-07 生活常识 投稿:早茶月光
腹针疗法治百病(内部资料)下
特效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腧穴以调节脏腑一经络治疗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许多疾病只要明确诊断、合理辫证、正确施术,腹针治疗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良好疗效。

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腹针不仅治疗内因性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的疑难病、慢性病。实践证明特效腹针疗法的适应症是非常广泛的。目前用于治疗下列各种病症。

1.病程较短,但与脏腑正气不足而致的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2.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老年性痴呆、小脑萎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

3.临床各科常见病如: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疱疹、面瘫等;常见的细菌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口腔炎、睑腺炎,妇科感染、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痔感染: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4.内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女性乳腺增生;卵巢囊肿、性功能障碍;痔等手术后镇痛、血栓痔;骨折固定后功能恢复等。

5.其它经各种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欠佳的。

6.疑难病:如产后风、肺纤维化等等。

由于腹针广泛普及的时间尚短,目前采用腹针治疗的医疗队伍还很小,腹针治疗经验、利研交流的机会目前尚少。因此,临床治疗的适应症,有待于广大学高和中西医的实践加以补充。

二、禁忌症:

1.由于腹针针刺腹部,因此,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等;肝、脾肿大引起的腹部静脉曲张;腹腔肿瘤;妊娠中、后期均成列为禁忌症。

2.慢性病、体质虚弱的患者,施术时应谨慎为宜。

3.肝、脾肿大者针刺两季肋部不宜针刺过深,避免刺伤脏器。

4.腹针深刺不宜针刺过深,严禁刺入腹腔。

 

腹针的针具及针刺手法

腹针治疗前应全面了解病情,明确诊断。要对患者腹部进行常规检查。施术时要考虑。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疾病的虚实,形体的胖瘦,腹部脂肪的厚薄,年龄的大小等。并要选择适合的针具,针刺的深度及手法的补泻等。

一、针具:

腹针治疗应使用统一长度的毫针进行治疗,以便于观察针刺不同的深度。一般采用32号,即0.25毫米直径,长度为30毫米的毫针,即1.0寸毫针或选用40毫米的毫针,即1.5寸毫针。毫针的长度应根据患者腹壁的厚度加以选择。

二、针刺的深度:

腹壁较厚的患者便于施术。由于腹部的经络系统,及早期经络范围位于腹壁的不同层次,针刺同样腧穴,针刺的深浅不同可出现不同的效应。针刺深浅的原则是,腹针治疗为调理脏腑,一般采用中刺或深刺。为调理经络多采中刺。为调治人体相对应部位病症,选用定位取穴,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时应浅刺。定位取穴应选用不同程度的浅刺,其浅刺深度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加以选择。

2001年彭印高氏“为探讨腹针治疗的机理,研究腹针系统的本质”,在治疗89例脑血流异常的论文报告中明确提出,腹针针刺的深度“浅入肌层即可,体胖者适当增加深度。”即可出现良好疗效。彭氏为腹针治疗的针刺深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腹针针刺的深度也可视病情加以选择,如腰部的疼痛,虽病程短,采用深刺也能收到明显的疗效。因此,在腹针临床应用时,针刺的深度也应灵活掌握,并加以总结经验。

三、针刺的手法:

进针时,为减少完全可以避免的疼痛,应注意:选用毫针应锋利,针体无弯曲,针尖无分义、无倒钩;针刺应尽可能避开毛孔:针刺透过皮肤层时速度要快,针刺角度应与皮肤垂直。

腹针施术的手法原则要轻、缓。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留针过程可根据患者针刺后症状改善状况,或因患者体位滑动等因素造成针体深度改变的需要进行调针,调整针的深度、调整针的角度,必要时采用加针以增加治疗效果。腹针一般留针30至40分钟。留针过程患者应避免大声讲话。过度改变体位,尽可能减少腹部浅刺针体的深浅度而影响疗效;起针次序应从上至下,从内至外,起针前不宜改变针刺的深浅度,以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腹针的补泻依刺激的强弱而定。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因腹针治疗多以慢性病为多,而慢性病又久病则虚,故腹针治疗补多泻少。施补法时除手法外,可施以灸法,灸时可由上而下地对每个针刺穴位温灸,也可以艾灸架置于神阙穴,以壮元阳、温经络,提高腹针的疗效,高血压者要禁忌炙治。要辨证患者虚实的程度,避免强补,而出现不必要的治疗反应。

四、腹针常用的加针:

腹针治疗时常可以在针刺后使疾病的症状很快缓解,当症状的缓解与某一个穴位有明确的相关性时,可在该穴的周围各针刺点加刺l—2针或更多。使针刺如同三角形、三点一线、梅花形等以加强该穴的治疗作用。针刺点的加针,不仅增加了疗效,还增加了许多腹部阿是穴,使医者便于掌握,关键在于能使腹针针刺治疗取得更佳的疗效。

加针应在治疗需要所选的腧穴周围或痛点部位,处方中相对特效腧穴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如何加针,应依据病位的大小、疾病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加针的方法要灵活运用,加一针便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无需再刺。二、三针效果欠佳,亦可再补加一针以提高疗效。总之,医者不应追求加针的形式和数量,应以患者病情需要为原则而掌握。

腹针的规范及其疗效

特效腹针疗法安全、无痛、高效、快捷,对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等都有着很好的疗效,具有很广泛的适应症。特效腹针疗法在施术中应有一定的规范,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一、腧穴要准确定位:

传统针灸取穴方法多种多样,如:折量寸法、手指同身寸法、简易取穴法等。同一腧穴在治疗时因人因法而异,可能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没有统一定位,以致许多的临床经验报道很难重复,也可能是各家的取穴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很难得到相同的疗效,在针灸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腹针治疗取穴方法统一,要求严格精确,各腧穴只有唯一定位,如取穴位置不当,则疗效不佳、甚至无效,初起使用腹针时,常常因为取穴不准而影响疗效,也可出现疗效时好时坏,甚至疗效很差,这些情况有可能发生在同一患者的治疗过程。因此,腧穴定位准确是特效腹针疗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的规范,也是针刺治疗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凡应用过腹针治疗的术者都能理解腧穴定位准确的重要性,要掌握腹针技术,必须要在取穴的基本功上狠下功夫,才能提高腹针的治疗水平:如治疗肩周炎,选用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三穴治疗。“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再环绕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此乃肺经在胸、腹内的循行路线。治疗首先针刺中脘因其是肺经的起点,刺之可调理肺脏之气,商曲位于肺经的循行路线上,是肺、肾两经之交会穴,刺之可疏通肺经经气,滑肉门是膜部早期经络上肩部的对应点,刺之可调整肩部局部之气,治疗中腧穴的取法,中脘穴位于腹前正中线、中庭穴与神阙穴的中点,商曲穴位于下脘穴旁开0.5寸,滑肉门位于水分穴旁开2寸处。各穴定位准确,才能确保腹针治疗肩周炎的良好疗效。

二、组方要综合取穴:

针灸临症,唯穴是用,只知遣穴,不知有方。在传统针灸临床中,缺少良好地腧穴配伍,同一疾病的治疗,不同医师的选穴可能差异很大,缺乏同定的处方,致使针灸治疗同一种疾病的方法很多,但可重复性很小,给针灸临床和科研带来很多的不便,制约了针灸的发展.特效腹针疗法有别于传统针灸,明显特征是:每个疾病都有相应的处方,每个组方都配伍得当,保证和提高了腹针治疗的可重复性。如治疗肩周炎用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三穴。所选中脘是肺经的起点,刺之可调理肺脏之气,用循经取穴调理脏腑;再选刺商曲疏通肺经经气;滑肉门是腹部最早期经络上肩部的对应点,刺之可调整肩部局部之气,为定位取穴法。组方充分体现了综合取穴的特点,腧穴配伍合理,也保证了疗效。

三、针刺要有必要顺序:

传统针灸在针刺顺序上常无严格要求,先上、先下、先左、先右均可,针灸医师往往注意选穴和配伍,而忽略针刺的顺序,这也可能使许多临床经验报道不能重复的另一因素。特效腹针疗法有严格的针刺顺序。在治疗肩周炎选穴中,必须先刺中脘调动脏腑之气,调理脏腑;再刺商曲疏通肺经经气,后刺滑肉门在调理局部之气。腹针针刺的顺序,犹如“饮水灌田”,如未调动水源,疏渠何用?反而未疏通沟渠,则水无灌处。在腹针治疗时,必须先刺调理脏腑之腧穴,再刺疏通经脉之穴,后刺定位之穴才能调整局部之气。才能使患者机体脏腑逐渐趋于稳态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这一针刺的必要顺序,也充分发挥了“治病必求于本”的中医治疗原则。

四、针刺要有不同深浅:

传统针灸对针刺的深度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临床上也忽视了同一腧穴针刺不同深度的效应,这也可能是影响针灸疗效可重复的又一原因。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现代经络研究已证实经脉的客观存在,并证明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立体空间结构。特效腹针疗法不仅针刺十四经腧穴,还要定位选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加针点。腹针将针次腹壁的深度分为浅、中、深,通过针刺不同的深度,而达到经脉的不同层次而实现不同的治疗目的。如治疗肩周炎,中脘穴深刺或中刺可调理脏腑功能,商曲穴中刺疏通经脉经气,以上两穴针刺的深度为调理十四经脉;浅刺滑肉门治疗肩部病变,目的在于针刺调理早期经络,而定为治疗相应的肩部病变。腹针针刺的不同深度是掌握特效腹针疗法的难点,掌握好不同的深度,也保证腹针治疗效果的关键,要在实践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摸索。

五、针刺要强调手法:

腹针针刺手法要轻、缓。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一般“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患者有酸、麻、胀、痛、重的针感。二是医者有“手下沉紧”、“阻挡”或“如鱼吞饵”的手感。传统针灸临床上过于强调患者的酸、麻、胀、痛、重的针感,并认为针感能向病交部位感传疗效更好,总认为有酸、麻、胀、痛、重才能有临床疗效,而对医者的手感有所忽视。似乎离开患者的导向无所是从。特效腹针疗法针刺时,患者一般没有酸、麻、胀、痛、重的针感,更不出现循针感传。因此,要强调医者重视腹针在中刺和深刺时的手下感觉,使患者在无酸、麻、胀、痛、重的感觉下,在不知不觉中取得立杆见影的治疗效果。腹针能“刺至病所”,不仅体现了针刺的“神奇的疗效”,也充分体现了特效腹针疗法的特点。

总之,必要的规范是保证特效腹针疗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的唯一途径。也是发展、普及腹针的必须,为取得特效腹针疗法在临床上更好的疗效,施术必须高度的规范和统一。在腹针临床中,只要诊断正确、辨证合理、组方得当、取穴准确、针刺有序、深浅适宜,各级中、西医医师都能取得腹针治疗临床上的良好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本病基本病因。磁共振检查证实,15岁青少年即可以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积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积累伤力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本病与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遗传因素,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遗传家族史。妊娠亦可增加椎间盘损害的机会。椎间盘突出症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及椎骨突出型。

腰背痛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病,督脉贯脊行于腰背,足太阳膀胱经夹脊行于腰背,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且腰为肾之府。腰痛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及经筋有关系。六淫之邪客于经络,或气血痰浊瘀滞经络,或肾虚,或外伤均可导致腰痛。《素问·刺腰痛论》认为:腰痛属于足六经之病,指出腰痛的外因为风、寒、湿三邪,内因为肾元亏损。王肯堂在其《治症准绳》中认为:“腰痛有风、有寒、有湿,有挫闪、有瘀血、有气滞、有痰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临床表现:

常见于20至50岁患者,男女性之比为4-6:1.20岁以内约占6%左右,老年人发病最低。症状表现中腰痛往往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约占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的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的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影响到臀部。虽高位的腰椎间突出症(腰2-3,3-4)可引起股神经痛,但其发病率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5-骶1间隙突出,故坐骨神经痛最为多见,发生率约97%左右,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咳嗽时疼痛加剧。早期为痛觉过敏,病情重者出现感觉迟钝或麻木。少数患者可有双侧坐骨神经痛。发生在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问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发生率约占0.8—24.4%。体征:为减轻疼痛可出现姿势性代偿畸形,如腰椎侧突,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几乎全部患者都有腰部活动受阻;89%患者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其旁侧1公分处压之有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骶棘肌痉挛,使腰部固定于强迫体位;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神经系统表现,80%有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累,小腿前外侧和足内侧的痛、触觉减低;骶1神经根受压,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痛、触觉减退。检查须注意,有较大髓核突出者,可压迫下一段神经根,而出现双节段性神经根损害征象。70—75%患者有肌力下降。约71%患者出现反射异常。骶1神经根受压踝反射减弱或消失;马尾神经根受压则表现为肛门括约肌张力下降及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伴有椎管狭窄可有间歇性跛行症状。临床上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X线平片上相应神经节段有椎间盘退行性表现者可作出初步诊断。结合X线造影、CT、MRI等检查能准确地作出病变间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及主要引起症状部位的诊断。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不应诊断本病。

腹针治疗方法:

腹针治疗腰椎病,包括腰椎骨质增生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方法很接近。

主方:中脘、关元,气海;老年人或体虚者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疼痛剧烈加刺水分穴。

配方:

1.腰椎4-5病变选用双气穴。腰椎2-3病变选用双气旁穴。如病变定位不能确定用双气穴、双气旁穴”。

2.为缓和腰部肌肉紧张或疼痛可用双外陵穴、双大横穴。有学者报告双天枢穴中刺可治疗腰肌疼痛及腰肌劳损。

3.腰痛症状虽有缓解,但仍有疼痛点,可根据痛点的高度沿气海至关元穴之间的相应高度,在任脉循行线旁开1分许针刺点加针,或选其他痛点加针。

4.体质虚弱者可灸神阙穴,或按针刺顺序灸各腧穴。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分穴均应深刺或中刺。其余备穴及加针点亦应中刺。

中医认为“肾虚则骨不坚”,治疗以刺中脘、关元穴补脾肾,或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统调脏腑,调理脏腑之气。刺胃经双外陵穴、双天枢穴多气多血以通经络,行气血:双大横穴属脾经。脾主肌肉,并可燥湿。气海、关元、气旁、气穴穴均为早期经络范围之腰、骶定位部位。关元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气穴、气旁穴均在肾经循行线上,都能加强调补肾气,以助元阳。

骨性关节炎

是—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书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在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原因至今还不清楚。多见于50岁以上肥胖妇女。继发性是指由于先天性畸形,如关节脱位、关节内创伤、长期使用激素等原因所致。发展到晚期两种类型临床表现、病理病变均相同,最早期发生在关节软骨,继发骨膜、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肌肉改变。在软骨的边缘或肌腱附着处,因血管增生,软骨内化骨,形成骨赘,骨赘破裂或关节软骨剥脱,可形成关节内游离体。滑膜可以增生、水肿、关节液增多:或关节液少量,葡萄珠样改变,大部分消失,被纤维组织形成的条索状物代替。关节囊可产生纤维变性和增厚,限制关节活动。周围肌肉因疼痛产生保护性痉挛,关节活动进一步受到限制。可发生畸形,屈曲畸形或脱位。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疼痛。初期为钝痛,逐渐加剧。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有的病人在静止或晨起时疼痛。疼痛与天气变化、潮湿受凉等因素有关。关节活动不灵活、僵硬、晨起或休息后不能立即活动。关节活动时有不同的响声,如摩擦音等。有时可出现关节交锁。检查显示关节肿胀,可有中度渗液,膝关节浮膑试验阳性;有不同程度活动受限和肌痉挛;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有时可触及关节内游离体。手指远侧指间关节侧方增粗,形成Heberden结节。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后期骨端变形,关节表面不平整,边缘骨质增生明显。软骨下骨有硬化和囊腔形成,伴滑膜炎时膑下脂肪垫模糊或消失。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可选用中脘、关元穴;老年人或体虚者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穴。双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穴。定位取下风湿点穴。

配方:

1.病变严重在下风湿点穴沿早期径络循行线加针,或刺呈三角形针。

2.膝关节上部疼痛,在延早期经绍循行路径之下风湿点上加针:膝下部不适或疼痛,在延早期经络循行路径之下风湿点下加针。距离可视疼痛部位与下风湿点穴远近选针刺点。

3.多发性骨关节炎加用双大横、上、下风湿点穴。

4.根据疼痛部位、范围可在上、下风湿点周围加针。

5.疼痛剧烈加刺水分穴。

6.关节腔内有积液,选刺水分、双水道穴。

7.体质虚弱者可灸神阙穴,或按针刺顺序炙各腧穴。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分用深刺或中刺。滑肉门、外陵、水道穴用中刺。风湿点及周围加针点,用较深的浅刺或中刺。

中医认为“肾虚则智不坚”,治疗以刺中脘、关元穴补脾肾,或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穴通调脏腑,调理脏腑之气,关元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气穴在肾经循行线上,都能加强调补肾气,以助元阳。刺胃经滑肉门、外陵穴多气多血以通经络,行气血。下风湿点穴及其周围加针点属早期经络范围之膝部定位部位。

踝 部扭伤

在xia台阶时,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关节处于跖屈位,遭受内脏或外翻暴力时,使踝部韧带过度牵拉,导致韧带部分损伤或完全断裂,也可导致韧带被拉长、撕脱骨折、踝关节或胫腓下关节半脱位、全脱位。若急性韧带损伤修复不好,韧带松弛,易导致复发性损伤,或踝关节慢性不稳定。

临床表现:

踝部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检查可见伤处有局限性压痛点,踝关节跖屈位加压,使足内翻或足外翻疼痛加重。有骨折时x线可见骨质断裂线。

腹针治疗方法:

踝部扭伤腹针以治疗踝部韧带过度牵拉,导致韧带被拉长,急性韧带损伤修复不好.韧带松弛导致的复发性损伤,或踝关节慢性不稳定等软组织损伤为其适应症。骨折、踝关节或胫腓下关节半脱位、全脱位应由骨科治疗。

主方:中脘、关元穴,双气穴,健侧商曲、健侧大横穴。患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下风湿点下点。

配方:

1.根据踝部扭伤疼痛范围。可在下风湿点下点周围加针,加针点不宜远离下风湿点下点穴。

2.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时,可刺水分穴。

针刺深度:中脘、关元、健侧大横穴中刺或深刺。健侧商曲、健侧气旁、患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各穴中刺。下风湿点下点及周围加针点不同程度浅刺。水分穴选中刺或深刺。

中医称踝部扭伤为伤筋。针刺中脘、关元、大横穴、气穴调补脾、肝、肾之脏气。选刺患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疏通经络,行气血:下风湿点下点及加针点均属早期经络范围踝部定位点,以调治局部伤痛。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足因风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症,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病程一般5一l0天。时疫感冒多呈流行性,周身酸痛疲乏,恶寒高热,病情较严重。

感冒多发生于气候突变,冷暖失常之时。冬多属风寒,春多属风热,夏挟暑湿,秋兼燥气:若生活起居失常,寒暖不调,或过度疲劳,腠理疏懈,卫气不固,则易为外邪所客,或素体偏弱,更易内外相因而发病。风性上扬,善行数变,故常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归于肺,外邪犯肺,肺气失于宣肃,则见咳嗽鼻塞等肺系之症。流行时疫邪毒较重,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临床表现:

感冒初期,一般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头疼、恶风,继而引起发热、咳嗽、喉痒、咽痛等症。流行感冒起病急,寒战高热,周身酸痛乏力,症状较重。体强者侵袭仅于肺卫,以表证为主;年老体弱者外邪易入里,症状重,易引起其它并发症。

腹针治疗方法:

本症的治疗原则为宣肺解表,消炎解毒。

主方:中脘、下脘、下脘下、双滑肉门、双上风湿点。

配方:

1.年老体虚,或迁延不退者,加气海、关元、双气穴。

2.咽喉肿痛在中脘下加针,不宜远离中脘穴。

3.咳嗽加刺左下风湿点。

4.痰多加双大横。

5.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在中脘外上加针。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下脘下、滑肉门、双上风湿点、气穴选用中刺。病情较重中脘可深刺。气海、关元、大横选用中刺或深刺。中腚下、中脘外上加针用浅刺。

失眠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症候。不寐的原因很多,总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中无论有邪之实症,或无邪之虚症,主要是因机体内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失眠可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也见于更年期综合征,或其他慢性疾病,如消化道疾病等。

临床表现:

入睡艰难,时寐时醒,不同程度不眠,甚则彻夜不眠。兼见头晕、头痛、心悸、健忘、抑郁、以及心神不安或烦躁不安等症。

实证:脑怒伤肝,肝气犯胃,肝郁化火,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舌红苔黄口苦;痰食停滞引起气机不畅,胃失和降,痰热内扰,失眠头重,痰多胸闷,吞酸恶心。

虚证:肾阴不足,因虚火旺,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昏耳鸣,健忘,五心烦热,腰酸梦遗;心脾两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多梦易醒,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不荣。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职滑肉门,双上风湿点。

配方:

1.实证,肝郁化火加双下风湿点。痰热内扰加双外陵、左大横。

2.虚证,肾阴不足加左商曲、左气穴:心脾两虚加双商曲、双气穴。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致。以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肥厚为主要病变的过敏性疾病。

要在过敏性体质的基础上,吸入、食入或接触过敏源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肺、牌、肾虚损,风寒湿乘袭鼻窍而发病。其病多属本虚标实,故治疗应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临床表现: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其特点是发病突然,反复发作,也可见于急性发病后迁延,而表现为慢性疗程,经久不愈。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中脘、下脘、双上风湿点下,中脘上4分旁开2分。

配方:

1.老年,体虚患者加刺气海、关元。

2.反复发作加双气穴。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用中刺或深刺。双上风湿点下中刺,中脘上4分旁开2分选不同程度浅刺。

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因病毒感染而发病,偶见细菌感染,表现为双眼或一眼白睛红赤。多发生于春夏季节,常突然发病,往往引起流行。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素体阳盛,外感风热之邪,致使经气阻滞,火郁不宣,风热相搏而发病。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急,症见胞脸红肿,白睛红赤,畏光,目涩难开,眼分泌物增多,目刺痛。初起时仅一目,间及两侧,突然发病具有流行性。

腹针治疗方法:

处方:中脘、下脘、双上风湿点下(滑肉门穴旁开5分上3分),中脘上5分旁开3分针刺点。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双上风湿点下中刺。中脘上5分旁开3分针刺点浅刺。

痛经

痛经为伴随月经的疼痛,可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它不适,影晌生活或工作。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通常是器质性盆腔疾病的后果。本节仅介绍功能性的原发性痛经。痛经仅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无排卵月经不发生腹痛。

临床表现:

于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即感疼痛,为月经先兆;月经开始时疼痛逐步或迅速加剧,历时数小时至2-3天不等。疼痛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疼痛的发作与月经出血同步,疼痛持续2—3日,但一般在24小时后逐渐减轻。50%患者有下背痛,恶心呕吐,头痛及乏力;严种病例可发生晕厥而急诊就医。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气海、关元、双气穴、双下风湿点。一般用主方治疗即可止痛。

配方:

1.疼痛减轻仍有腹部痛点,可在痛点处加刺一针。

2.伴有恶心呕吐刺中脘穴。

3.头痛在中脘穴周围加刺一针。

4.寒凝少腹加双天枢。亦可温灸关元,散寒通经。

5.肝气郁结将主方改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滑肉门、双外陵,双上风湿点。

6.经后仍有腹痛亦可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取天枢,双气穴。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选用中刺或深刺。滑肉门、天枢、外陵、气穴用中刺;上风湿点、下风湿点选用中刺或深刺,痛点处加针选用不同程度浅刺。

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脑功能缺失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按其病理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为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其病死率与致残性均甚高。根据1982年我国六城市流行病学调查。其年发病率为182/10万人口,患病率为620/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89/10万人人口。据此.我国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死于中风者100万,患病人数约600万以上。高血压、动脉硬化、血压成分的异常和心脏病等为其主要致病原因。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趋势。

近代调查发现,与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有:①年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55岁以上更加明显,2/3的多次复发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超过60岁;⑦高血压和低血压: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低血压也可导致脑血流灌注量不足而发病;③家族史:有家族史病人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出4倍;④心脏病: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增加中风的危险性,且以房颤最常见;⑤糖尿病:可导致粥样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而成为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因素;⑥高血脂:虽然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尚不能肯定,但它是冠心痛的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心肌缺血又是中风的一个明确危险因素;⑦烟酒:烟草含有尼古丁等多种有毒物质,吸收或刺激植物神经,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增高、加速动脉硬化、血粘稠度增高、血流变慢和脑血栓形成,而成为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因素。酒与中风的关系争论不一,但多数人认为饮洒者的脑血栓发生率比非饮酒者高;⑧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如活动减少,进食食盐、肉类、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过多,以及情绪紧张和激怒等均可增加中风的可能性;⑨肥胖:可引起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动脉硬化的形成;⑩避孕药亦可成为中风的致病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应以风、火、痰三者为患,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主要是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偶因忧思恼怒或劳累等,以致风阳煽动,心火暴盛,风火相并,气血上逆,或因嗜酒,过食高脂食品,脾虚痰盛,化火动风,风痰上潜,蒙蔽清窍,致使阴阳之气逆乱。

中风先兆,中风多因血气上逆,故有眩晕、心悸、肢麻、手足乏力等先兆;中经络,病在经络,未及脏腑,而经络气血阻滞。症见半身不遂,肌肤麻木,口角歪斜,语言不清;中脏腑,病变深中脏腑,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舌强失语,口角歪斜。中风后遗症常伴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

腹针治疗方法:

出血性脑血管病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在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腹针治疗,并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对脑血管病所遗留的后遗症,腹针也有良好的疗效。脑干或大面积的缺血或出血可试用腹针治疗。

主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商曲、双气穴,下脘上5分,双滑肉门。

配方:患侧上风湿点、外陵、下风湿点。

1.伴手功能障碍配患侧上风湿外点,踝关节不利配患侧下风湿下点,有足内翻时用下风湿内点。

2.为加强改善头部供血,可在下脘上与商曲中点处加针。

3.伴语言不利配中脘上、下各1分处加针。

4.体质虚弱者在关元和双气穴下加针。或灸神阙穴,高血压者禁灸。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穴、下脘上选用中刺或深刺。商曲、气穴、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下风湿下点用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上风湿外点、下风湿下点、下风湿内点用不同程度泼刺。下脘上与商曲中点处加针及关元、双气穴下加针用中刺。中脘上、下各1分处选用不同程度浅刺。

围绝经期与围绝经期综合症

围绝经期综合症也称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绝经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症状可开始于卵巢功能衰退开始时,持续至绝经后,可干扰妇女正常生活,并影响身体健康。

临床表现: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及雌激素下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一、月经紊乱:多数妇女绝经前经历2~8年无排卵性月经;由于卵泡发育和闭锁交替无规律,月经多不规律。雌激素水平波动而无排卵加之雌激素水平增高,而出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严重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二、雌激素下降症状:

1、血管舒张症状:潮热一直视为妇女卵巢功能衰退的标志性症状。特点是:头部、颈部和胸部的皮肤突然强烈的发热感觉和大量的出汗:持续时问短至几秒钟,长则数分钟,发作频率可以几日一次至数分钟一次频频发作。以夜间发作严重和频繁,干扰睡眠并影响精神状态。应激可诱发潮热症状发作。凉爽的环境可减少潮热发作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

自然绝经期潮热发生率在50%以上;症状始于绝经前,接近绝经时发生率增加,至绝经期发生达最高峰。手术绝经期潮热发生率较自然绝经为高往往出现在手术后一周内。多数妇女绝经后潮热持续l~2年,25%妇女症状持续4~5年或更长。

2.精神神经症状:包括情绪、记忆、认知功能症状等;如烦躁、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常见症状。

3.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雌激素对脂肪代谢的良性作用,以增加心脏博动指数,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增加血流及抑制动脒粥样斑块的形成。妇女绝经前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同龄男性,但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及并发心肌梗塞的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并成为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4.骨矿密度改变及骨质疏松:雌激素是女性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绝经后骨矿含量以每年3%~5%的速率丢失.绝经后头5年骨丢失最快,并将持续10~15年。约在绝经后20年,与绝经相关的小粱骨骨矿含量丢失达50%;皮质骨骨矿含量丢失30%。手术绝经骨矿含量的丢失较自然绝经严重。骨质疏松是指骨的骨矿含量与骨基质的正常比例下降,易出现骨折。骨矿密度降低及骨质疏松早期无症状,发生骨折时,骨折处急性剧烈疼痛,身高缩短及背痛是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常见临床症状,约50%65岁以上妇女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雌激素保护骨矿含量的机制主要是对骨生成的的直接作用和其对抗甲状旁腺的骨吸收作用,以及对维生索D代谢,肾脏保钙,小肠钙吸收的重要作用。

5.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泌尿生殖道是雌激素的敏感靶器官.绝经后妇女阴道黏膜发生萎缩性变化,出现阴道干燥,阴道缩小狭窄,性生活困难等症状及反复阴道感染。由于尿道和膀胱粘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可发生尿路感染,出现排尿疼痛、尿急、尿频症状。尿失禁可能与雌激素低下有关,因为尿道缩短伴粘膜萎缩性改变可导致尿失禁。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中腕、下脘、气海、关元,关元下5分,双商曲、双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穴。

配方:

1.头痛选中脘周围加针。

2.失眠中脘用深刺。

3.情绪改变深刺右上风湿点。

4.潮热、出汗加刺左气旁(金河穴):

5.泌尿症状如尿痛、尿急、尿频、尿失禁用中极穴,双大巨穴;体质虚弱可在关元下、双气穴下5分加针。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关元下5分选中刺或深刺。商曲、气穴、滑肉门、外陵、大横、气旁、大巨穴用中刺。右上风湿点用深刺。中极用深刺。关元下、气穴下5分加针时选用中刺或深刺。

标签: # 针刺 # 风湿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