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歌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懵智
河之歌
  【作者简介】
​ 
​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
  英国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巴黎,曾在法、英、德等国受教育,1929年起定居法国。创作丰富,题材多样。著名作品有自传体小说《人类枷锁》,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寻欢作乐》、《剃刀边缘》等,还有多部剧本和短篇小说等。

​【河之歌】全文

  沿河上下都可以听见那歌声。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们在喊号子,他们划着木船顺流而下,船尾高高翘起,桅杆系在船边。也可能听到较为急促的号子,那是纤夫拉纤逆流而上。如果拉的是小木船,也许只要五六个人;如果拉的是扬着横帆要过急滩的大船,就要二百来人。一个汉子站在船不停地击鼓助威,引导他们用劲。于是他们使出全部力量,像着了魔似的,大幅度地加倍弯腰,力量用到极限时就像田里的牲口那样,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他们使劲,拼命使劲,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领头的在纤绳前后跑来跑去,见到有人没有全力以赴,就将竹板打在他裸露着的背上。每个人都必须竭尽全力,否则就要前功尽弃。就这样他们还是唱着号子,激昂热切的、汹涌澎湃的河水号子。我无法用词语来阐明其中所包括的拼搏精神,它表现的是绷紧的心弦、几乎要断裂的筋肉和人类克服无情自然力时的顽强精神。虽然绳子可能扯断,大船可能倒退,但最终险滩必将通过,在筋疲力尽的一天结束时可以痛快地吃上一顿饱饭……
  然而最令人心酸的却是苦力的歌,他们背负着船上卸下的大包,沿着陡坡爬上城墙。他们不停地上上下下,在无尽的劳动中响起有节奏的喊声:嗨,哟——嗬,嗨。他们赤着脚,光着背,汗水沿着脸颊大滴大滴滚落下来,不断地从脸上流下。他们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叹息,不像人的声音,听起来令人心碎。它是灵魂在无尽悲戚中和着音乐节奏的呐喊。那终了的一声简直就是在为人性泯灭而低泣。生活太艰难、太残酷,这喊声正是最后绝望的抗议。这就是河之歌。
  佚名 译

​【品评鉴赏】

​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毛姆在文中写了江上听到的几种劳动人民的歌声。虽然这已是半个世纪前旧中国的情况,但文章情景交融,读来仍然亲切感人。毛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居高临下地同情,而是以一种平等的精神,加以赞美。一方面是值得同情的非人劳动,另一方面又是值得赞美的顽强精神,两者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他强烈的情感和理性,在想象中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推向了高潮,显示了比一般人道主义者更为深沉的本色。​

​  择自【世界最美的散文:外国卷】
标签: # 号子 # 的是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