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

01-09 探索解密 投稿:想和星星遨游
南宋四大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


南宋四名臣指的是: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四名大臣,主战派,先后被贬海南,其间写了大量的诗词。在他们的诗中反映了对时局的担忧,对当权者的愤慨;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表现了畏谗惧祸,闭口箝言的心态;也表现出诗人们豪放乐观、超脱闲适的情怀。四名臣诗既有时代特色,又突破宋诗藩蓠,具有个人风格,在情景交融,议论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1、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击退金兵。不久遭主和派所斥。宋室南渡以后,建炎元年五月甲午(五日)宋高宗(赵构)一度起用李纲为相。御史中丞颜岐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说:“李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李纲上任,“首陈十事”,决心重整朝纲,主张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


李纲主政仅七十五天,建炎元年八月十八日便遭罢相,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十月八日,受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罢观文殿大学士,仍留提举洞霄宫之职。居住鄂州,建炎二年十月间朝廷命其移往澧州(治今湖南常德市澧县)。御史中丞王绹弹劾李纲“经年不赴贬所”。建炎二年十一月四日,又被贬谪万安军(海南岛)。十一月下旬,与子李宗之南渡琼州。


建炎四年(1130年),遭贬流放遇赦后,隐居泰宁丹霞岩。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议和,宋向金称臣纳贡,李纲忧愤成疾。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忠定”。著有《梁溪集》180卷,附录6卷。李纲死后葬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光明村大嘉山南麓。

    

2、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宋徽宗元丰八年(1085年)出生,早孤,由母樊氏教之。崇宁五年(1106)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拜御史中丞。四年,签书枢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绍兴年间几度所相,后因与秦桧论和议不合,罢相,出知泉州。寻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吉阳军。吉阳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孝宗朝,谥忠简。

   

3、李光

    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戏弄。父高称曰:“吾儿云间鹤,其兴吾门乎!”亲丧,哀毁如成人,有致赙者,悉辞之。及葬,礼皆中节。服除,游太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调开化令,有政声,召赴都堂审察,时宰不悦,处以监当,改秩,知平江府常熟县。朱勔父冲倚势暴横,光械治其家僮。冲怒,风部使者移令吴江,光不为屈。改京东西学事司管勾文字。

    

4、胡铨

    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胡铨募乡丁助官军捍御。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卒,赠通议大夫,谥忠简。有《澹庵集》等。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