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拍率下降,土地市场前景如何

01-06 生活常识 投稿:陪着眼泪
流拍率下降,土地市场前景如何

流拍率下降,土地市场前景如何?

据中指研究院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已完成第二轮集中供地的19个城市合计成交5255亿元,已经超过22个城市首轮集中供地4968亿元的总成交规模。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土地市场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成交规模有所上升

“目前来看,今年第二轮集中土拍表现比较平稳,供应规模有所下降,成交规模有所上升,流拍率下降明显,溢价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国企继续成为拿地主力。”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流拍率明显下降是一大变化。

供应方面,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已完成第二轮集中供地的19个城市共推出435宗地块,合计规划建筑面积约为4342.79万平方米,较首轮下降3.33%。

成交方面,目前第二轮集中供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合计4010.29万平方米,较今年22个城市首轮集中供地总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上升7.92%。截至目前,第二轮集中土拍的整体溢价率为3.53%,较今年首轮下降0.86个百分点;整体流拍率为7.15%,较首轮下降3.99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流拍率下降主要得益于地块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土拍规则持续优化。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目前,今年第二轮集中供地的平均起始楼面价为12887.6元/平方米,高于首轮的12272.5元/平方米。北京、南京、成都、长沙等地对土拍规则进行了优化,通过降地价、提限价、取消配建等方式,为参与企业留出了更多利润空间。

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表示,在第二轮集中供地中不少地块以底价成交,表明市场热度回升的过程相对平缓。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第二轮集中供地中以底价成交的土地宗数在整体成交中占比67%,溢价成交占比33%;在首轮集中供地中,该两项数据分别为60%和40%。

近期,部分城市公布了今年第三轮集中供地计划。王小嫱表示,部分城市计划拿出更多优质地块,预计届时土地市场热度会进一步回升。

分化特征依然明显

分化仍然是今年第二轮集中供地的重要特征。

记者梳理发现,在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市场热度较高。其中,北京、杭州均有半数地块以溢价成交;上海无一流拍,且约三分之二的地块以溢价成交;深圳86%的地块以溢价成交。而天津、青岛、武汉等城市第二轮集中供地市场热度一般。其中,天津共推出11宗涉宅用地,9宗地块以底价成交,2宗流拍,共成交82亿元。

张凯表示,深圳土地市场热度较高,主要由于其供应地块的稀缺且利润空间充足。经中指研究院初步测算,深圳第二轮集中供地中,5宗摇号地块的起拍价可售房地价差均在3.9万元/平方米以上,利润空间相比第一轮集中供地时进一步提高。而在北京、上海和杭州土拍热度回升的背后,一、二手房价格“倒挂”起到重要作用。

市场预期改善

政策支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7月末,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超过580次,同比增长近70%。

进入8月,全国又有多地出台稳楼市政策,涉及公积金贷款额度、首套房认定标准、预售政策、人才购房补贴等方面。

“各地因城施策力度有望继续加大。”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说,“预计将有更多城市跟进优化房地产政策,市场预期将随之得到改善。”

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的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陈文静认为,这将带动房地产贷款利率下降,对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交易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于未来的稳楼市政策,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预计,进一步调整居民按揭贷款政策,支持刚需及改善性购房将成为下阶段重点,推动房地产市场交易逐渐回暖。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