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的“二代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01-05 生活常识 投稿:森与雨露心
赵宋王朝的“二代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文/赵小昭


人生的起跑线是真实存在的。赢在起跑线上的“衙内”官二代,从小就和已经成功的父辈生活在一起,“近朱者赤”,社会上层时代精英们的耳濡目染、优越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堂教育...

 

如此阵容让我产生极大好奇心:他们究竟是怎么把日子过成这样的呢?


1



▲陈桥驿1

 

公元968(北宋开宝元年),离赵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已有8年。

 

这年3月的一天,坐稳了江山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审阅礼部送上来的新科进士名单时,突然皱起了眉头。

 

名单上共有18人,是殿试合格后准备录取为进士的学霸。

 

“难道是因为没有赵家人?”宰相赵普很快就为自己有如此龌龊的想法而羞愧。

 

“这个第6名陶邴,是翰林学士(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陶谷(榖)的儿子吧?”赵匡胤眉头皱得像抹布。

 

“是的。”赵普小心翼翼地回答,“小陶读书很刻苦,成绩一直都不错,年年都拿三好学生”。


赵匡胤的眉头并没有舒展:“这次考试主考官是谁?”

赵普:“呃,这个……呃,对,是陶谷。”

“儿子参加考试,当爹的为啥不回避?”突如其来的“公平公正”让赵普措手不及,“呃...恁个...其实吧,一开始让老陶担任主考官,他其实是拒绝的,提出回避了。但是一时间又没找着合适的人替他。老陶是个老实人,小陶也有真才学,所以....”

 

赵匡胤怒不可遏:“呸!陶谷老实?不长脑子!你们要动摇国本吗?”

 

“和蔼可亲”是赵匡胤給所有臣子一贯的印象,即使是降职位、夺兵权也是笑容可掬、轻言细语。可这次,陶衙内考了第六名,怎么就惹得赵匡胤如此激烈的反应?

 

这要从陈桥兵变之前说起。陶谷和赵匡胤都是后周朝的高级员工,陶谷的职务是吏部侍郎,赵匡胤的职务是殿前都点检。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正月初3,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初4一大早,赵匡胤带着浩浩荡荡的军队进了开封城,兵不血刃(只杀了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一家)控制了全盘局势。

 

时间到了哺时(午后三时至五时),日影西斜,后周皇城的崇元正殿被染得腥黄耀眼。

 

在恭帝母子面前一番痛哭流涕后,“万不得已”的赵匡胤坐到了崇元殿的大位上。 殿内的后周文武百官们,在夕阳无限好中等待着一个新朝代的开始---8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退位禅让。

 

赵匡胤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柴宗训还是个孩子啊!怎么会写退位禅让诏书呢?

 

篡位这事儿,赵家人也没啥经验,空气突然变得很安静.....

 

这时,老陶站了出来,波澜不惊地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我这有一份诏书,皇上看看能用吗?” 赵匡胤大喜,“遂用之”。

 

陶谷本无资格也不具备条件成为赵家自己人,所以不可能参与兵变与黄袍加身一系列策划。从兵变到入朝,短短一天时间,禅位诏书是他早已窥出端倪提前就写好?还是在赵匡胤入城后现写出来的?史书里无准确记载。(我更倾向于后者,一字之曰: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交稿~)

 

从表面上看,陶谷很聪明,识时务又有才学。赵匡胤喜欢聪明人,也喜欢有才学的人。但是,聪明过赵家人,有赵家人不知道的才学,这就是品德有问题。没办法,皇帝就是这么任性、这么矛盾。

 

韩通誓死效忠柴家,品德没问题,可是必须杀他全家;陶谷见风使舵出卖旧主,品德有问题,但是要提拔他,于是陶谷当了礼部尚书。


 

“陶谷的品德有问题,他的儿子成绩这么好,我怀疑他作弊了,你们再出一道题给他做,算是加试。”皇帝金口一开,赵普心神领会。

 

赢在了人生起跑线上又如何?“你爸是陶谷”就得重新再跑过!

 

于是中书省又出了一道题让陶邴加试。成绩出来证明陶邴并没有作弊,是真才实学考进的前6名。赵匡胤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他当场就下了一道圣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科举选士是是赵宋王朝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为大宋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当官的更要洁身自好,不要想方设法利用科举来结党营私。从今天开始,凡是被录取的衙内们,中书省必须进行复试,要是通不过,之前的成绩就作废,以免某些不学无术的小兔崽子以父之名混功名。

 

虽然这个规定一点都不科学,然鹅在后来,至少在形式上,赵宋王朝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了。

 

1038年的殿试,6个“衙内”榜上有名。宋仁宗立刻发微博评论:高考不是豪门出贵子的阶级固化手段,而是穷人的孩子人生逆袭的唯一途径,然后@了所有当官的家长:赶紧給衙内们做思想工作,尽量让平民的孩子也能榜上有名。

 

宰相范质的侄子范杲是个听话的孩子,“好男不跟穷逼斗”主动放弃殿试,下海经商去了。

 

而名臣沈括的学霸侄儿沈遘却不听劝,参加了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的高考。在考试之前,他已经是一个八品的小官了。成绩出来之后,沈遘考了第一名---状元。

 

宋仁宗在审定名单时,一看简历,“沈衙内已经是公务员了,还跟老百姓抢什么状元,降成第二名吧。”

 

从状元变成了榜眼,出身真的决定命运啊!

 

但是命运是一种很玄学的东西,比如陆衙内----


 

2



 

有一种身世显赫叫做陆游。

 

爷爷陆佃在宋徽宗在位时任礼部侍郎,相当于文化部副部长;爸爸陆宰在北宋末年任河南转运副使,等于现在的副省长。

 

姥爷唐介是北宋著名谏臣,官拜参知政事(副相),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的顶头上司,还是包青天的好基友。 

 

陆游有个舅姥爷叫晁补之,是苏东坡最得意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所以苏东坡是陆游的舅佬爷的老师;陆游的姨妈是宋仁宗女儿秦国公主的儿媳妇,7岁那年姨妈带他去宫里玩,跟宋高宗的养子宋孝宗成了发小...

 

12岁时陆衙内被封为“登仕郎”(九品),靠的当然是“衙内”这个身份。即便如此,陆游并未成为《水浒传》的高衙内,他是真的有才华,为人也是真的很正直。

 

公元2018年的6月,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高考是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对于赵宋王朝的陆衙内来说---绝对是!

 

公元1140(绍兴十年),16岁的陆游区临安参加吏部主持的“出官试”,失败而归。

 

然鹅这只是个开始。公元1143(绍兴十三年),陆游参加了绍兴府以诗赋为试题的进士科考试,这可是陆游的强项啊,毫无悬念地入闱。到了第二年礼部考,又是失败。

 

公元1153(绍兴二十三年),29岁的陆游到临安参加两浙转运司“锁厅试”。

 

▲锁厅试

 

讲真,锁厅试就是赵宋朝打着考试旗号为衙内们开的后门,录取名额相对较宽。陆游的才华世人皆知,“衙内”出身也是名声在外,是当年公认的状元大热门人选。

 

可惜生活就是怎么诡异,陆衙内遇上了一个人——秦桧之孙秦埙。秦埙小衙内是史上年纪最小的考生---9!个!月!还是个婴儿。

 

「狭路相逢秦桧胜」几乎是赵宋王朝很长一段时间的常识。为了让秦衙内当上状元,秦桧把各级考官都换成了自己人,然后最有实(威)力(胁)的陆游当然是被淘汰了。

 

听说主考官选出的状元人选是秦桧家的9个月小衙内,宋高宗脸上挂不住,只能把他挪到了第三名,而原来第二名就成了状元。

 

皇帝的这一小笔,对南宋初期最著名的豪放派大词人张孝祥来说,就是人生的一大步---他正是原来的第二名,如今的状元郎。如果说张状元是秦桧“父爱五指山”压不住的人,其他被秦桧淘汰的人或许能证明他眼光有多准,来看这科未中选的人---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还有虞允文。杨万里被誉为南宋“一代诗宗”,范成大被钱锺书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虞允文虽然文才一般般,但是在采石矶率两万残兵大破60万金兵,一战灭掉了金国的南下雄心!赞他:“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秦桧感动大宋朝的不是“莫须有”,而是如何当好一个父亲(祖父)。鸡汤文里说过,“爸爸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3




秦桧的孙女---崇国夫人秦童童(又称童夫人)最心爱的猫忽然就不见了!

 

“不孝有三,丢猫为大”,7岁不到的秦童童如何承受这般打击?慈(祖)父秦桧的心都要碎了,急召临安城所有守卫军官并成立【不管黑猫白猫,找不到童夫人的猫就是死路一条】专案组,限期寻回。

 

秦丞相要你三更死,你绝不敢活到五更,因此还拿过赵宋王朝精神文明「诚信」奖。

 



临安公安局长查阅了大量资料,提出了两条建议:

 

1. 岳飞的孙子岳柯写了本书叫《桯史》,说他曾经丢过一只黑色的中华田园猫,一直都没有找到。按照“凡是敌人所爱的,就是我们所恨的”网络道德观,不能排除岳家人(岳家粉)诱拐了童夫人爱猫这个可能;

 

2. 像童夫人的爱猫这么优良的品质,日行八十夜行一百是肯定的,我建议跨省找。

 

国家天文台负责天气预报的一名官员小心翼翼地说:

 

政和6年11月,有星如月,徐徐南行;绍兴3年5月,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这些都是中国较早的UFO记录。童夫人的猫可能是被外星人劫持了,我建议跨地球找。

 

秦桧铁青着一张脸,微微点了点头。

 

一时间,整个杭州城贴满了寻猫启事,负责守卫杭州城的三十万警察八十万禁军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十人一群地深入群众家中搜捕,凡是长毛的、有尾巴的、四条腿儿的都带走,找猫变成了扰民。

 

然鹅,猫还是没找到。秦童童整天不吃不喝,边哭边唱:“波斯猫,眯着它的双眼/波斯猫,踮着它的脚尖/波斯猫守着她的爱恋/一转眼!却又!看不见!55555”。

 

全国的爱猫人士口诛笔伐,“一猫不守,何以守大宋?” 甚至准备联名弹劾“兵官”,免他们的职。临安府大小官员无奈之下,只能跪在秦府外忏悔请罪。最后秦桧以封疆大吏之礼为猫办了后事,还用金子打造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猫給秦童童,她才终于肯吃饭。

 

据说秦童童后来被猫奴们评为“最美猫主”、“猫の天使”;秦桧爱孙子、孙女及猫,被评为“绝世好爹”,感动整个赵宋。

 

直到朱熹的出现,他感动的却是----


4




在闹市飙车玩漂移,并不是现代玩家的专属,哪个王孙公子小衙内不喜欢“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呢?作为一个官二代、富二代,没在闹市飙过车(马),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对南康府(今江西星子县)的传奇人物孙衙内来说,在1178年(淳熙5年)遇到新任的知军朱熹那一刻,他的「速度与激情」就灰飞烟灭。

 

话说这天孙衙内在闹市跃马,因速度太快踩伤一名儿童,伤者没多久就死了。对孙衙内来说这是赔钱就能摆平的“小事”,可是让朱熹知道了,就成了大事。

 

朱熹立即命吏人将肇事者孙衙内送入监狱。第二天一大早,朱熹找到负责审理这起肇事案的法官,要求他按照《宋刑统》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先将这个孙衙内打五十板子再说。

 

晚上,朱熹亲自到监狱中查验,却发现孙衙内毫发无伤地躺在VIP带WiFi的单人牢房里吃宵夜。朱熹这才明白孙衙内早就买通吏人,于是大怒,连夜提审吏人与肇事者。

 

第二天,吏人被“杖脊”并开除公职。面对来替孙衙内求情的人,朱熹不买账,并给对方上了一堂道德与法治课:“人命所系,岂可宽弛……”

 

孙衙内是罪有应得,然鹅作为在人生道路上因为朱熹而没有成为赢家的官二代,他并不是一个人。

 

朱熹有个女儿叫朱兑。小朱姑娘虽是官二代,但一点儿飞扬跋扈大小姐脾气都没有,都说是因为朱熹教育得法,事实上就算她想骄奢虚荣,哪儿有条件啊?她爹是朱熹啊!

 

以清贫著称于世的朱熹,生活准则就是勤俭节约,不仅是严以律己,更严以待人。

 

辛弃疾1192年(绍熙三年)去福建做官,顺道去找朱熹玩。一见面,先是风含笑语凉雪月的一番吟诗作对,然后朱熹就提议喝两杯,辛弃疾当然是答应啦。

 

酒上桌,却无菜,辛弃疾有点不习惯:“干喝没意思。” 朱熹狠狠心,决定奢侈一回,让仆人用盐水煮了一碟子黄豆---喝一杯酒,吃一粒黄豆。

 

结果辛弃疾中途喝一杯时不小心吃了两粒,朱熹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摊上这么一个爹,当别的官家小姐在考虑新买的珠钗配哪条裙子,小朱姑娘却在聆听朱熹的谆谆教诲:“国课早完,虽囊空虚,独有余庆。”再穷也要准时纳税,一文都不能少。为大宋做贡献才是一个女子最美的首饰!

 

小朱姑娘成年后,朱熹将她嫁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黄榦。

 

有次黄榦外出任职,朱熹去看望小朱。久未见到娘家人的小朱很开心,但是黄家很穷。小朱姑娘只能端出葱汤麦饭招待老爹,这已是在黄家能吃到最好的饭菜了。

 

小朱有点愧疚,但是朱熹却吃得特别满足,“我儿切莫介意,这菜肴不同一般,你做的饭菜我就觉得美味。”且不说朱熹为人如何,单是这一幕委实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然鹅朱熹绝不会让你暖太久,冷水马上泼过来。饭后,朱熹觉得好久没有教育小朱,觉悟明显降低了,于是大笔一挥: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养生专家说里,葱是补丹田之气的,麦饭呢吃了饱肚子。你至少还有的吃,跟隔壁村那些困难群众比,跟河岸对面水深火热的同胞们比,你简直就是活在天堂里,要懂得感恩和知足!

 

朱熹说着说着就哽咽了,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

 

 

参考资料: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

《夷坚志》南宋/洪迈 《朱子行状》《宋名臣言行录》

《宋史纪事本末·太祖建隆以来诸政》《宋史·道学·朱熹传》

《宋史·陆游传》 《大宋名爹》《宋代官制总论》龚延明

《七修类稿》明/郎瑛  《宋史》卷473《秦桧传》

《宋朝事实类苑·卷十七》《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赵小昭:现居于成都,大龄未婚问题美少女。专注于一切有趣无意义之事,做浮华时代清醒的看客。


标签: # 衙内 # 朱熹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