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科生最好的时代,这是文科生最糟的时代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眼热
这是文科生最好的时代,这是文科生最糟的时代

谁能让大众得到快乐,谁才是赢家。


1


六神磊磊怼周冲这件事,我从一开始就关注了。那时候替六神捏把汗,因为在我看来六神赢不了。


毫无疑问,洗稿的无耻,所有原创者都十分痛恨,只要说出来就人人喊打。六神磊磊出来怼周冲,手握政治正确,笔头子也高出周冲一大截,甚至朋友也给力,连王五四都参与进来,肯定能赢吧。


周冲的手段,无非是自媒体江湖的手段,把别人的文章拿过来,找几个写手拼接一下,自己的那几碗水早都泼干净了,所以一篇驳文都写不好,漏洞百出,前后不一,写到最后颠三倒四。


但是,我还是认为周冲不会输,因为六神的对手,不是周冲,是观众。


2


六神磊磊犯了一个错误。


六神磊磊在那几篇怼周冲的文章里反复说,他自己发善心了,没有使出十成功力。

其实他不是发善心了,不使出十成功力,是他使不出来十成功力。


我懂他的感受,他之所以犯下错误,主要是因为他不是北方人。


我小时候看过别人砸大粪。什么是砸大粪呢?就是北方农村冬天把旱厕里的粪尿、猪圈里的猪粪、还有街边捡来的驴粪马粪,都扔在粪池里,冬天经雪一冻,就成了一整块。到了开春,要给地里施底肥,必须把肥清出来,但是北方正是倒春寒的时候,粪池还没有化开。这就需要有人用大锤和尖镐把粪池里的大粪砸开,再用粪叉叉出来。


我看过砸大粪的人干活,三四个壮汉,一口唾沫唾手心里,把手搓热,握住镐把,把大铁镐抡圆了,奋全身力气砸上去,才能在大粪上砸出来一个白点。


没有力气不行,没有技巧也不行,稍不小心,一镐下去,飞溅的大粪冰糊你一脸,那舒爽。


六神磊磊撕周冲,干的就是砸大粪的活儿。


六神磊磊应该也是做了精心准备,他穿上一袭白衣,拿出一把珍藏已久的绝世宝剑,然后挽了个剑花,轻轻落在大粪上。


我想,任何一个人落到大粪上,想的不是,看老子剑法无双,一剑劈开这大粪,而想的是,WTF,我TM怎么到这来了?


所以六神磊磊使不出全力的,首先兵器就不行,其次衣服不该穿白的,第三,没练过,最后,他战场不熟悉,他在心中想的一定是,赶紧结束吧。


但是,他想结束,周冲的粪镐却舞得虎虎生风,人虽也是南方人,但战场环境比六神熟悉多了。

3


但是观众是看不出来六神磊磊的窘境的。


今天早上,我看到一篇文章,有个姑娘说,周冲是她的女神,六神磊磊是他的男神,在她印象里,都应该是白衣胜雪的世外高人,现实里应该是好朋友,怎么就撕起来了,而且用语这么恶毒。


于是这姑娘说,周冲和六神认真码字的样子,都好美,而周冲和六神互怼的样子都好丑。

这篇文字,让我笑出内伤。六神磊磊要是看了这篇文字,一定要吐血三升,非常后悔跟周冲打这场架。


跟猪打架就是这个下场,观众是分不清谁是猪谁不是猪的。


六神磊磊说他主业是金庸,他以为人人都看懂金庸武侠,自然人人能理解独孤求败的剑术最高境界,剑法练到极致,飞花摘叶,无不可以伤人,但是他真的飞花摘叶,自以为剑不留痕,点到为止,已经把周冲周身十二处大穴笼罩,随时可以一击致命,然后就可以飘然远去,绝尘出世,可观众席却突然爆发一嗓子:这孙子不行,这孙子一下都没打着。


这届观众不行,这届观众,只看到那边人周冲那么老粗的粪镐舞得虎虎生风,于是齐声赞道:好力气,好汉子。

4


文字这种东西,其实是骗不了人的,跟武侠小说里的武功一样,一伸手就知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还有人把六神磊磊和周冲互怼说成是李莫愁和黄药师过招。



李莫愁一见黄药师,心就怯了。


应该说,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观众了,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观众,也还是把周冲错看成了李莫愁。


李莫愁再不济,还是有的,不然在江湖号称女魔头,结了那么多仇家,手底下没有,早都被剁成肉酱了。而周冲,是没有的。没办法,祖师爷不赏这碗饭。


但是,周冲还是吃上了这碗饭,而且吃得很饱,何也?因为这届观众不行,看不出来谁有谁没有。


文笔、才华、见识、逻辑都不如六神磊磊的周冲竟让很多人错以为跟六神差不多,何也?


六神磊磊之所以本来应该是碾压的过招变成了缠斗,也怪他自己,他是不是黄药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一直在伪装李莫愁。


六神磊磊最早爆料洗稿的那篇文章,提到了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一篇叫《一百年,你的风陵渡,我的铁罗汉》。


这两篇文章,一篇是垃圾,另一篇也是垃圾。


我想六神磊磊一定承认这一点,而且知道自己写的是垃圾。


前一篇《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说的是金庸家里不买学区房,家里有三间书房的鸡汤。作为一个主业是金庸的人,一定知道,金庸家里不止是有书房,还有一个大宅子,海宁查氏是江南名门,“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金老先生家里如果不是遭遇战火,理所当然是那个时代的前1%,绝对不是这个时代买套学区房都要拼尽三代积蓄,凑个小户型都恨不得卖血的小中产们可以效仿的对象。


后一篇《一百年,你的风陵渡,我的铁罗汉》,无非就是弄些“风陵渡是你的不肯忘,铁罗汉是他的空惆怅”这样的所谓佳词美句堆砌的情感鸡汤,这样的东西,每天都在各个公号产生,无非是有人看得多,有人看得少。


那么问题来了,六神磊磊明明是黄药师的水平,为什么偏偏要来模仿李莫愁?


还是那句话,观众不行。


观众只看得懂刀光剑影,开碑裂石,喉顶金枪,胸口碎大石,你来弹指神通,拂花点穴手有什么用?


自媒体的主要任务是娱乐观众,谁能让大众得到快乐,谁才是赢家。


所以你必须伪装成李莫愁,李莫愁,好卖!


周冲明明是砸大粪的水平,被观众当成了李莫愁,六神磊磊弹指神通的水平,也必须降低到李莫愁的水准。自然,在观众看来,周冲和六神磊磊差别不大。

5


前几天看《无问西东》,很多人喜欢里面的人物,无论哪个人看起来都特别理想主义,特别美好。但是那个时代其实也是有撕逼的。


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大师,他曾经说:“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先生是一个,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唐兰先生算半个,我算半个。”


刘文典最佩服陈寅恪,但看不起沈从文,曾经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4毛钱!”


有一次日军空袭,西南联大师生纷纷躲避,刘文典也跑,结果跑到半道,突然想起陈寅恪,于是跑回去找到近乎盲人的陈寅恪,架起他就向外跑,一边跑一边喊:“保存国粹要紧!”


这时候正好沈从文从旁边也跑警报,刘文典一看沈从文就大怒:“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你什么用都没有,你跑什么?“


刘文典看得起的陈寅恪且不说,就连刘文典看不起的沈从文,拿到今天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那个年代的人不是不互怼,鲁迅是最爱怼人的,怼胡适、怼梁实秋,当然也没少挨怼。但无论怼人也好,被怼也罢,怼人的和被怼的也是拿剑的,没有拿粪镐的,兵器谱里没有这件兵器。


这就是当今码字者的一大悲哀,这时代已经没有拿剑的人了,尽是拿粪镐的,就算是拿剑的人,干得也不过是屎上雕花的活计。


我非常确定一件事,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自媒体人,写的都是垃圾,我们已经不创造美,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创造文字垃圾。


那时候不问西东,现在,只问前程。


6


我在写东西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如果用一个生僻的典故,阅读量一定不会高,如果我不用那些明显只是堆砌辞藻,铺陈华丽的文字,我的文章一定没有人转,如果写自己想写的题材,一定没有人看。


有人说过,这是文科生最好的时代,他的意思是,因为文科生能挣钱了,百无一用的书生,能赚钱了。


但是,他不知道,能赚钱的前提是,不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所以这句话应该说全了,这是文科生最好的时代,只要不写自己想写的。


这是文科生最好的时代,文科生赚钱了,


这也是文科生最糟的时代,必须写自己不想写的垃圾。


刘文典、沈从文的不幸在于他们那个时代没有那么多读者,他们的幸运也在于,他们那个时代没有那么多读者,所以可以无问西东,不必在意有没有人喜欢。


而今日自媒体的幸运在于,我们有了太多的读者,而我们的不幸也在于我们有了太多的读者,所以我们只能只问前程,必须让他们喜欢,否则就要湮没在流量的海洋。


六神磊磊最新写了一篇文章《你被别人妒忌,是因为领先他们还不够多》,封面语是,领先多了,别人就自动去和第二名比了。


可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这种东西,很难分出第一第二,截至目前,世界文学史上,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公认为第一的只有一个,就是唐家三少。


唐家三少量最大,赚得最多,如果他写的是文学的话。


你瞧,最后,还得看流量。


标签: # 大粪 # 观众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