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宝宝对妈妈笑(三个月宝宝对妈妈笑正常吗)

12-03 亲子儿童 投稿:望风雨满楼
三个月宝宝对妈妈笑(三个月宝宝对妈妈笑正常吗)

文丨福林妈咪

一位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女孩说,她从小是看妈妈的脸色长大的,妈妈的一个眼神都有着让她整夜无眠的功能。

她说:“我有意识以来,最恨的就是那种脸难看的人,人不是丑,而是‘丧’。我不知道心理学认为的好妈妈是什么样的,但我觉得有个一标准就行,那就是'快乐',快乐的妈妈就是好妈妈。”

实际上,三岁前的婴儿是需要一个快乐的妈妈好好宠的,无论怎么疼爱都不过分。

有人以为,三岁前的婴儿什么都不懂,怎么对他,他也不知道,是谁抚育他,他也不记得,所以,等他有记忆时好好对待他,他才会记得你的好。

实际上,这样功利的想法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

首先,婴儿是有记忆的,只是他记忆的不是具体的事件,而是情绪和感受。

如果他被虐待,他虽然不知道是谁虐待他,但会记得被虐待的感觉,会留下被虐待的情绪记忆。

而且,正因为不知道是谁虐待他,他长大以后才会把仇恨泛化到所有人身上,这是最可怕的。

其次,人的情感发展是连续的,抚养者的更换会使婴儿感受到分离创伤,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被频繁地更换养育者,他将不断地经历被抛弃的感受,从而终生难以信任他人。

那么,一个快乐的妈妈对三岁前的婴幼儿的心理发育,究竟发展和积累了哪些重要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基础呢?

快乐妈妈会给予婴儿更多的感觉刺激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输入系统就是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这些感觉就是信息收集的过程,也是心理发育的基础

婴儿的心智发育也需要充分的感觉刺激,一个快乐的妈妈会更多的看宝宝的表情、听宝宝的咿咿呀呀并给与回应、抚摸宝宝的身体、帮助他们多运动以及逗他们笑……

这些互动不仅仅能够让婴儿感受到爱、陪伴以及安全感,还能让婴儿感受到和母亲的情感联结。

快乐的妈妈更喜欢顺应婴儿的成长需要,婴儿具备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天然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顺应婴儿需要的养育,才能保护婴儿的好奇心。

快乐妈妈让婴儿透过她这面镜子照到自信

三岁前的婴儿因为智力和能力的限制,生存空间狭窄,主要的信息资源来源于抚养者,婴儿的视野中只有一张脸,也就是妈妈的脸。

这时候的婴儿对妈妈的身体语言——表情、眼神、身体动作包含的情绪信息,更加关注和在意。妈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就是婴儿的全部世界。

婴儿就是通过妈妈这面镜子来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

三岁前婴儿他们的心理就像海绵一样,对入侵的信息没有任何隔离。

他们会被动全盘吸收,对信息没有分辨和筛选能力,对不良信息没有自动屏蔽能力,完全开放,毫不设防。所以,同样的创伤,年龄越小伤害越大。婴儿赤裸裸地面对所有的信息,一如他的身体完全裸露在母亲面前一般。

从快乐妈妈的视角去看:

无论孩子是要抱抱还是拉大便,无论是白天闹还是半夜哭,都能让孩子始终如一地看到一张快乐的笑脸,没有烦躁、没有嫌弃、没有崩溃,这是什么样的神仙妈妈呀!

这样的快乐妈妈,让婴儿透过妈妈这面镜子感受到自己全是好的,并接受自己的全部,这样的婴儿长大怎么能不自信呢?

快乐妈妈会让婴儿共情到快乐

婴儿以自己的想象,不容分说地给他人定义,既建构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也塑造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婴儿最自我。

一般称之为“以己度人”,在心理学上称为“投射”。

例如,突然停电了,孩子会感到非常恐惧,于是大哭起来,同时愤怒地击打妈妈。显然是婴儿因为体验到恐惧,而想象妈妈在迫害他。

快乐的妈妈会感受到孩子的恐惧,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慰。然后和孩子说明这是停电,不是妈妈让屋子变黑暗哦。

孩子在妈妈的安抚下,缓解了恐惧,并且验证了妈妈是“好”的,解除了对妈妈迫害的怀疑。同时懵懂地知道了,这是世界上一种叫“停电”的东西干的。于是婴儿就能分辨出现实的困境和他人的迫害,这样的婴儿长大后才会客观看待世界和他人,而不会偏执和虚幻地想象他人。

三岁前的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而父母脸上的情绪,就是孩子世界里的天气,是雷霆雨露,还是和煦暖风,孩子只能被动承受。

所以说,多给孩子一些笑脸吧,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来生活,既是过好自己的人生,也是在为孩子的人生渲染底色。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