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住院医师分享 4 个小窍门 助你早日出师
尽管大家的接受程度不一,规培制度开展已是大势所趋,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规培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都与学校生活截然不同,学校传授理论知识,以考试分数为标尺。书本知识,可以诊断疾病,然而学历高低并不能决定医生的成败。
医商,医生的情商才是真正能丰满行医之道、提升医者水准的必备技能。以下这些经验,是结合临床工作中自己总结的,对提升医商事半功倍。
责任:治愈疾病是医者的首要责任,无论达官贵人或平民百姓,进入医院、坐定在医者对面,便只剩患者身份,就理应得到医生的救治、关爱、尊重。尽管临床工作琐碎、环境嘈杂,时刻保持耐心在当前医疗环境下,不仅对待患者治疗有帮助,对医生自己也是保护。
情绪:初入临床的年轻医生敏感而脆弱,对临床的各种考核、加班等琐碎环境还需要处理。加之「医生唱衰论」似乎大行其道,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热情,很难成为一位优秀的医生。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情绪在人与人之间容易互相感染。多接触乐观积极的人和事,同时认清医生的地位——任何时代都需要医生——不妄自菲薄,不自我否定,不主动唱衰。
学习:「业精于勤荒于嬉」,疾病变化莫测、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医务工作者若停止学习和思考,那就如同行尸走肉。因此,即使工作再忙,也建议每日保证至少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效率:早到迟退是临床医生的真实写照,大量工作堆积在有限时间内,提升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处在规培阶段,就要将自己打造成雷厉风行的高效执行者——用笔记录每日所做事项,按照轻重缓急处理,处理患者需求永远是第一位!当然,如果工作时能将收集放置在一旁会更好。
团队合作:临床工作就像与疾病做斗争,一己之力难以胜任,需要团队之间配合协作完成。且患者病情变化多端,不懂时需要求助其它专业同事,且不可逞强。平日多向前辈、书本求教,若你足够谦虚,定能成大医者。
谨慎: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临床中谨小慎微并非危言耸听。规培时的医生,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时,要勤于思考、细致对待患者病情、事必躬亲。
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规范的操作几乎是成就大医的最大基石。运用于临床,意味着医生们认真做好临床每件小事,分析病情的来龙去脉,撰写医嘱和病历应追求准确、简明、科学、规范;同时敢于提出疑惑敢于调挑战带教权威。
这里是广义的沟通,不单单只是语言上的。沟通好得到患者的配合才能顺利工作。当下倡导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沟通就显得更为重要。
1. 重视患者的每一个症状,敏锐寻找病情进展的线索;耐心聆听患者的诉苦,分析症状的来龙去脉,不可主观臆断;
2. 重视患者谈话:病情恶化前花 10 分钟谈话都比事后花 3 小时更有效;很多患者感觉医生总是将病情往重地说。和患者谈话不是推卸责任,是让患者知情,谈话时尽可能把家属都叫来,而且一定要有能做主的,还要有一两个有文化水平的人在场。如果耍赖那就会显得很苍白无力。
3. 重视保护患者隐私:这容易被佷多人忽略的细节;保护好隐私会让患者更尊重你,也许还会提供额外的疾病线索,省去不少麻烦。而保护好隐私不单单就只有这一个好处,更能体现医者的素养。
4. 重视积累总结:平日多总结患者的类型和谈话技巧。有一双巧嘴在关键时刻胜任药物治疗,然而这并非瞎扯,是看透患者内心、恰到好处地交流。而且会说话不一定就是性格外向的,内向的你也可以把话说的很溜,可以在临床中慢慢练出来。
1. 每日查房前必看:患者体温单的体温变化(有无发热,感染控制情况等)、执行的医嘱(抗生素是否疗程已到,有无复查项目)、化验单(新的报告,疗效的评估);
2. 必和值班医师交流,了解晚上病房发生的事情;是否有自己的患者出问题,及早做好思想工作;
3. 掌握自己负责的患者所约检查日期(护士交班时会提到,若没有提及,可以去护士工作站查阅);对于重要的紧急检查,自己一定要打电话联系相应辅助科室,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配合;
4. 每天早教班前半小时巡视自己病人;下班前巡视下自己危重病人,把一些要可能发生需要处理的方案写清楚然后和交班交代清楚,因为值班医生也有自己的床位,对病人的了解程度并没有主管医生清楚;
5. 有意识记录特殊检查的操作流程,然后查阅书籍文献,尽量熟悉且更规范;
6. 病程记录要及时,不仅仅只是应付检查,更是治疗的一种思考,写病程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模板复制;
7. 永远不要问我要怎么做,而应该反思可不可以这样做。有句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当你是实习医生的时候,尝试去做住院医师的工作;当你是住院医生的时候,尝试去做主治医生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个主动性,主动出击,掌握一手资料,事必躬亲,这样才会更加精炼。
都说科室氛围很重要,如果科室氛围不是你想的那样,不可否认科室总会有那么一个很犀利的护士,可以从自己开始,多予他们微笑、鼓励、帮助,善待同事,绝不在病人面前相互指责,埋怨。医生和护士之间互相帮助、协调,把工作做好,拉帮结派搞对立确实有失形象。年轻医生多向高年资护士请教,在关键时刻往往帮你们的多是护士姐姐们。
所谓的这些套路还是需要规培医生们在实践中去融合成属于自己的,拒绝消极,改变从现在开始。待遇低只是暂时的,医患紧张也会慢慢缓和,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去把自己变得优秀。希望此文对迷茫的规培师弟师妹们有帮助。
本文作者:dr. pomelo,杭州医学院附属二院,2015 级在培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