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了这份报告梳理清楚了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眼热
干货|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了这份报告梳理清楚了

◆ 3月24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在京发布《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报告》认为:

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与范式迁移的新阶段

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竞争新制高点

我国数字经济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上;平台治理亟待创新

人类正在构建一个以“数据+软件”为核心的新世界


记者/张静瑾


《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中国信通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信、埃森哲、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共同承担完成。《报告》认为,我国数字经济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上;虽然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仍显著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


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与范式迁移的新阶段


《报告》认为,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三个新阶段:


一是数字经济正迈向体系重构的新阶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并呈现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等典型特征,正在全方位重塑制造业的生产主体、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 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迈向体系重构的新阶段


二是数字经济正迈向动力变革的新阶段。


人类正在构建一个以“数据+软件”为核心的新世界:赛博空间。赛博空间的本质就是基于软件构建一套数据自动流动的规则体系,把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转变为知识,知识转变为决策,以数据流不断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基于数据驱动的新动能。


△ 数字经济正迈向动力变革的新阶段


 三是数字经济正迈向范式迁移的新阶段。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在经历了以牛顿定律为代表的理论推理法、以爱迪生发明灯泡为代表的实验验证法后,正在构建认识世界的两个新的方法论:模拟择优法和大数据分析法。

 

全球数字经济呈现八种态势

 

《报告》认为,从全球来看,数字经济呈现以下八种态势:


第一,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占GDP比重快速提升,正成为全球竞争新制高点。


△美国数字经济规模排在全球首位,已超10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58%

 

第二,融合型数字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在数字经济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主要国家融合型数字经济占比普遍超过70%,少数国家甚至接近90%

 

第三,数字经济正加速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第四,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通信服务业均已进入平稳增长期,基础型数字经济的整体规模增长明显趋缓,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历史峰值水平。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型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


第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生型数字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


第六,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福利型数字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第七,数字经济有助于驱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新增长点,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重要战略选择。


第八,社会治理的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过去单纯监管的治理模式加速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方式转变。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呈现快速增长、规模庞大、潜力巨大的特征。


具有五大发展态势:


第一,我国数字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16年同比增速18.9%,增速位居全球前列,占GDP的比重为30.3%,显著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


△我国与全球国家数字经济规模比较:201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日本


△ 我国与全球国家数字经济占比比较

 

第二,我国数字经济占比与贡献呈“双高”态势,2016年占GDP的比重高达30.3%,相比2015年提高2.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58.7%,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2002-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占比与增速情况:2011年增速显著上升,GDP增速放缓。


△ 我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率


第三,2016年我国基础型数字经济占数字经济比重为22.8%,集成电路行业成为发展热点,电信业业务总量与收入实现“双增”,移动支付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 2002年-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情况


△ 2010-2016年电信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第四,2016年融合型数字经济增速高达25.7%,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达88.2%,增速与贡献率均创近五年新高,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 2017年全国新型基础设施情况: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应用率增高


△ 2017年各省市智能制造就绪率:江苏、山东、浙江排名前三


第五,新生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云计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数据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产业集聚效应初显;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先发优势;无人驾驶发展潜力巨大。


△ 中国专有云市场规模及其增速


△ 2014-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第六,福利型数字经济强劲发展:2017年我国分享经济交易规模约4.9万亿元,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向,未来几年将保持年均40%的高增速。


△ 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主要领域市场规模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报告》认为,由于战略导向、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梯级分布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地区集聚效应显著,规模、增速、占比在稳步提升中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第一,2016年,我国各省数字经济规模差距有扩大趋势。


△ 各省数字经济规模呈现自东向西逐级递减的梯级分布特征,首位省份与末位省份数字经济规模差距已由2008年的7503万元扩大到2016年的26670万元

 

第二,各省数字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08年至2016年,增速显著提升和严重放缓的省份并存。

 

△ 广东、北京、浙江等领先地区更具备可持续增长动力

 

第三,我国各省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有不同程度提升,近10年间,各省数字经济占比排名出现较大变化。


△ 1996年到2016年间,各省数字经济占比排名出现较大变化,上海、北京、广东、江苏等东部省份实现跨越式赶超

 

第四,基础型数字经济主要受制于各省的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总体来看,各省基础型数字经济平稳增长,但省际间差距较大。


第五,2016年,我国各省融合型数字经济规模从东部到西部逐渐下降,排名靠前的省份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沿海、环渤海以及中部地区。

 

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态势

 

《报告》指出,平台经济核心是由多方参与形成的生态系统,参与者主要有三类:平台拥有者与运营者、供给端平台使用者和需求端平台使用者。


△ 平台经济生态系统

 

△ 数字化平台分类:交易类平台、社交与内容类平台、技术支撑/产业平台


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呈现以下态势:


第一,传统行业领先企业试水平台经济,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平台推动传统行业商业模式进化,成为平台经济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创新的重要模式。


△ 全球不同平台化水平企业估值比较

 

△ 产业物联网的应用及影响路径

 

第二,平台经济推动业务转型。例如,资源共享降低成本,降低跨国运营门槛,加速全球化运营进程。


第三,平台经济推动组织转型。例如,众包众筹打破企业边界,塑造敏捷型企业;平台经济推进组织扁平化,迅速感知颠覆并作出反应。


第四,商业模式创新,新动能驱动新周期。例如,数据变现会创造新的营收与利润来源。


△ 传统企业转型平台商业模式路径图

 

第五,平台经济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第六,众包作为平台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将使人力资本投入价值创造的门槛更低,价值增长机会更多。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治理面临新挑战


线上假货、专利侵权、网络传销、广告欺诈、信息安全等是当前平台需要治理的重点内容。


《报告》认为,数字经济平台治理面临三大变化:

平台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治理创新的速度;

平台用户规模巨大,巨量分散的用户对平台治理形成空前挑战;

平台多边市场高度复杂,主要表现为主体多元、场景虚拟、跨界融合。


数字经济平台治理面临三大主要矛盾:

平台自身的准公共性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

传统条块监管和平台网络化形态之间的矛盾;

平台迅速发展和落后治理手段之间的矛盾。

 


《报告》指出,完善数字经济平台治理需要确立四大目标、坚持四个原则和抓住五点举措:

“四大目标”即创新活跃、风险可控、有效问责、公平有序;

“四大原则”即分类治理、分阶段治理、红线意识、数据意识。

“五点举措”包括建立分业务类别的治理模式、完善多主体协同的治理体系、提升的数字化监管能力、增强驾驭经济复杂状况的能力、加强对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垄断和网络中立等热点问题的深入研究。


数字经济明显拉动就业


《报告》认为,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强大的就业吸附力对我国整体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发明显:

第一,数字技术推动新业态、新经济模式不断涌现,新型就业模式具有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新型灵活就业模式增加了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收入提升效应明显。


 

数字人才成为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数字人才是影响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因素。《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数字人才分布与数字经济发达程度高度一致性;约50%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ICT基础产业。


△ 人才储备“南强北弱”, 数字人才分布最多的十大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和西安

 

△ 全国数字人才行业分布:主要分布在ICT、制造、金融行业

 

《报告》指出,数字人才分为六类:产品研发、数字战略管理、数字化运营、深度分析、先进制造和数字营销。85%以上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类,深度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职能人才不到5%。

 

△ 全国数字人才职能分布

 

此外,数字人才需求最多的职位集中在产品研发和运营类,技能需求不再强调单一编程技能,更加看重技术、管理和领导力综合技能。


△ 需求最高的数字人才职位与相应的数字技能(以北京为例)

 

数字人才的流动体现出向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除广州外,其他几个一线城市均呈现出净流入的趋势。杭州、苏州也成为为数不多的数字人才净流入城市。


△ 2014-2016年数字人才TOP10城市人才净流量


重点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第一,我国各重点行业在研发、制造、产业链等方面呈现不同的数字经济发展特征。电力、烟草、电子、交通设备制造、石化等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较高,实现综合集成企业比例超过20%。


△ 2017年重点行业数字经济发展全景图


第二,原材料和消费品行业数字经济发展分别以大中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要对象;装备和电子行业数字经济发展分别聚焦于跨企业协同设计和制造、产业链协同。


△ 消费品、原材料行业企业规模分布及相应创收情况

 

△ 装备、电子信息行业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分析

 

第三,不同行业数字经济发展均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装备行业在数字化、集成互联、智能协同方面发展相对均衡,实现“综合集成”跃升的潜力最大。


△ 2017年不同行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跃升潜力

 

第四,各行业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各异,原材料行业打造集约高效实时优化的生产新体系;装备行业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消费品行业构建用户需求的精准采集、快速传导和实时响应的新能力。


第五,轻工、电子、机械、纺织等重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与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当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接近或跨越中值线时,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指数级加速提升。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向高速率、万物互联、智能化升级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既包括了以通信网络、互联网、云等为代表的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又包括了对物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第一,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向高速率、万物互联、智能化升级。


具体表现为,5G将在2020年前商用,移动互联网应用将从面向公众扩展至面向行业。虚拟化技术支持核心网络架构转型升级,智能网络将在2025年初具规模。NB-IoT接入技术、同时具备设备管理和业务使能的物联网平台将成为近期发展重点,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500亿台设备连接。


△ 5G应用场景


△ 物联网体系架构

 

第二,平台基础设施逐渐成型并向云与边缘计算融合化以及感知智能化方向发展。


云网加速融合、公有云占比增大,产业普遍上云率将达到70%。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逐渐走向商用,与大数据相互促进提供更精准决策建议。其他创新技术如区块链等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逐渐下沉成为通用基础设施一部分。


△ 我国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占比逐年增大


△ 我国公有云市场结构(亿元)


第三,传统物理基础设施逐渐向数字化转变。


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全面互联,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当前年新增1500万台机器中,只有10%实现网络连接,基础设施升级空间巨大。


数字经济推动企业组织模式变革

第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组织模式向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转变。


随着万物互联、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智能主导的趋势更加明显,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推动企业组织的构成形态、管理机制、运行方式等产生深刻变革,呈现出开放、扁平、柔性等基本特征。

 

△ 企业组织及模式变革演进趋势: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

 

第二,数字经济时代交易成本降低成为企业组织模式变革的根本动因。交易成本的降低促使企业组织形态、业务流程、协调机制、参与主体发生改变。


△ 企业组织模式变革的动力机制

 

第三,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加紧探索新型组织模式。


就我国企业实践来看,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弊端在数字经济时代被放大,组织臃肿、层级过多、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等正在阻碍企业发展,海尔“人单合一”、韩都衣舍“大平台+小前端”、小米极致扁平化、华为“铁三角”等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断涌现。


标签: # 数字 # 经济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