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延安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

12-31 生活常识 投稿:清风予我
赴延安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

7月9日-10日,我有幸随公司一行30多人一起赴老区延安参观学习,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两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在延安,我们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与激励!

延安是中国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它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到1948年,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也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不利方面,而且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枣园依旧在,杨家岭犹存。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才刚开始。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

延安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在通信公司不断发展的今天,将延安精神进一步传承、升华!

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二: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1902字)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从1935年到1948年,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五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厅机关党委组织的赴延安考察学习活动,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延安精神。

当我踏上延安的土地,真是感慨万千。这里并没有像我想像的那样处处尘土飞扬,让我觉得这里的人们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去治理风沙,一道道山、一道道梁,满眼都是绿色。延安人的用心良苦换来了今天与时俱进的环保现状,我们提倡绿色环保,首先要将切实可行的工作落实到位。这让我想到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得起自己和人民的实际需要。

延安的第一站是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是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刚跨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机关大礼堂,苍松环抱,依山耸立,它是由杨作才设计、机关同志自己动手于1942年建成的,分大厅、舞厅、休息室三部分。在大礼堂里,正前面是主席台,为书记处五位书记的位子,正前上方挂着毛泽东与的侧面画像,在两侧的墙上有“V”字型的标志上面插有24面党旗,这代表了建党的24年胜利。大楼在大礼堂左后方,一层是会议室和作战研究室;二层是李富春、杨尚昆、王首道等同志的办公室;三层是会议室。经常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制定和通过了许多重要文件。我们参观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所住的窑洞。在这里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他们创造了奇迹的十三年、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里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这里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诞生,墙上“为群众服务”五个大字是这个根本宗旨的前身;在这里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论持久战》的横空出世,鼓舞起民族的信心和斗志;在这里有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在这里有毛泽东思想的最终形成,指引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站在窑洞前,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优秀儿女,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我终于明白,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没有那么多国外援助,没有那么多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接着我们来到宝塔山下。它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又称“嘉岭山”,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

最后我们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址。枣园位于在延安城西北,1940年机关在此兴房屋、窑洞。1943年,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先后迁居枣园,这里成为书记处所在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一排排很普通破旧的砖窑,里面的陈列摆设保留了先辈们生活的原始样貌,作为现代人我们很难想象那就是当时国家最高领导人办公和生活的场地,如此清贫的迹象足以说明我们的伟人们是多么简朴,革命的开始异常艰苦,而正是他们这种不怕苦累的精神让战争坚持到了最后。此刻,我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肃然起敬,只能感慨他们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重望,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在游览途中一幕幕革命岁月的画面仿佛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再加上导游的细致讲解,革命前辈们的故事便更有棱有角,他们为祖国人民创下丰功伟绩的岁月更值得我们去缅怀。正是在这一孔孔简陋的窑洞里它们日以继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死胡同里解救出来。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胜利让中国人民彻底翻身,我们要世世代代感谢他们,学习他们的精神。

赴延安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赴延安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考察学习活动让我觉得学习不只是将理论高度宣扬,更应该注重实践,在参观了革命旧址后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人的优秀品质并将它们发扬光大,不能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从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中总结经验,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布署的任务,认真学习并遵守组织纪律,敬职敬业。这一次延安行让我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让我对个人言行和能力的提高更要严格规范。谢谢给我们这一次亲自感受红色革命教育的实践机会,我将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三: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1672字)

2012年7月24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党总支组织的前往延安学习考察活动。在延安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瞻仰了革命圣地,感受到了延安精神。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等老一辈革命家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几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到了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参观学习,我受益匪浅,增长了见识,加深了认识,激发了思考,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成长,在红色新中国接受的启蒙教育,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然而,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非常有幸能去延安,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倍感珍惜。在去延安的路上,我们的团队已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时地唱起了“延安颂、南泥湾、东方红太阳升”等革命歌曲。一路奔波最后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延安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开办了闻名世界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干部,创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斑驳无语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们仿佛回到70年前。那是人民领袖的风采和品格:打补钉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篇章的身影。那是革命热血青年的献身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他们一批批地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线。那是延安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他们用小米哺育了,哺育了中国革命。那是边区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廉洁的社会风气:团结一心,上下同欲,无坚不摧。“延安作风最终打败了西安作风!”。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过去,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与激励!

延安是中国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它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到1948年,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二、学习了解了“延安精神”

赴延安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文章赴延安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出自gkstk/article/1426899954649.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gkstk end#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等等。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折服,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一些精神的力量与敌人对抗,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敌人胆寒,让敌人退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我党精神力量的大胜利。

枣园依旧在,杨家岭犹存。延安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延安精神不是书本上抄下来的理论,它是通过革命实践培育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经过考验的。延安精神是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将延安精神进一步传承、升华!

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四: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574字)

近日,医院组织了去延安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收获良多!

陕西是在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从1935年到1948年,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的故居和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五:赴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3812字)

“到延安去”是一个多么亲切而又令人神往的一个词句。在当时,曾激励了无数进步青年和人士勇于投身革命洪流之中;在之后,同样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学习。不论是当时,还是之后;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在延安领导人民所干的革命事业,在令人称赞的同时,也令人深思。究竟共产党人施了什么“魔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吸引了那么多进步青年和人士,甘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究竟用了什么“法术”,使得小米加步枪有如此神威,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令蒋介石反动派不堪一击。带着这些思考,8月26日至30日,我随机关党委赴延安参观学习。

在去延安的路上,车在黄土高坡上蜿蜒行驶,“红歌”飘荡在山谷中,我们考察团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延安的向往。途经南泥湾,我们看到了这里到处是庄稼,稻谷依旧飘香,真是陕北的好江南。到延安已是晚上,夜幕下的宝塔山依然巍峨,延河水依然滚滚流淌,“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一下子活了。随后的几天里,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时光仿佛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革命年代,和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心中的问题也逐渐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的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还在杨家岭的山脚下耕种了一块地。朱德总司令在王家坪开了3亩地,种了10多种蔬菜,从前线回延安的同志都喜欢到他那里打牙祭。、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能手。刘少奇吃小米胃疼,但他把撰写《论共产党员修养》所得稿费全部缴纳党费,依然坚持吃小米饭。三五九旅将士“背枪上战场,锄禾斗田庄”,硬是把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1946年,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访问延安,她在访问记录中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在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的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捷、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她认为“解决远东命运的、解决中国命运的,不在于美国,不在于南京,而在延安”。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延安时期我们党在思维方式上,反对教条主义,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解决了如何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任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行为选择上,求真务实,展现出宏大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文化认同与重构问题;在精神风貌上,开拓进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尊重实践,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党各级干赴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到延安去”是一个多么亲切而又令人神往的一个词句。在当时,曾激励了无数进步青年和人士勇于投身革命洪流之中;在之后,同样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学习。不论是当时,还是之后;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在延安领导人民所干的革命事业,在令人称赞的同时,也令人深思。究竟共产党人施了什么“魔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吸引了那么多进步青年和人士,甘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究竟用了什么“法术”,使得小米加步枪有如此神威,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令蒋介石反动派不堪一击。带着这些思考,8月26日至30日,我随机关党委赴延安参观学习。

赴延安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在去延安的路上,车在黄土高坡上蜿蜒行驶,“红歌”飘荡在山谷中,我们考察团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延安的向往。途经南泥湾,我们看到了这里到处是庄稼,稻谷依旧飘香,真是陕北的好江南。到延安已是晚上,夜幕下的宝塔山依然巍峨,延河水依然滚滚流淌,“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一下子活了。随后的几天里,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时光仿佛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革命年代,和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心中的问题也逐渐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的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还在杨家岭的山脚下耕种了一块地。朱德总司令在王家坪开了3亩地,种了10多种蔬菜,从前线回延安的同志都喜欢到他那里打牙祭。、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能手。刘少奇吃小米胃疼,但他把撰写《论共产党员修养》所得稿费全部缴纳党费,依然坚持吃小米饭。三五九旅将士“背枪上战场,锄禾斗田庄”,硬是把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1946年,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访问延安,她在访问记录中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在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的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捷、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她认为“解决远东命运的、解决中国命运的,不在于美国,不在于南京,而在延安”。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延安时期我们党在思维方式上,反对教条主义,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解决了如何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任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行为选择上,求真务实,展现出宏大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文化认同与重构问题;在精神风貌上,开拓进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尊重实践,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党各级干部形成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延安时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毛泽东曾作过这样的评价,他指出,陕北有两点:一是落脚点,二是出发点。具体说,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总之,是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点”。

在延安时期孕育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发扬下去,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心得体会:干部军训优秀心得体会参观延安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下基层接地气优秀心得体会教师书法培训优秀心得体会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2015年500字的优秀安全心得体会中层管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15年优秀的铸忠诚警魂心得体会民警忠诚教育心得体会经典范文excel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教师廉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学习王胜事迹心得体会优秀范文2015年轮岗培训心得体会经典范文实习心得体会三篇教研培训心得体会三篇新的下基层接地气心得体会范文2015年优秀的教师书法培训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参观延安心得体会干部培训的心得体会三篇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三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三篇2015年优秀的二年级家长会心得体会范文幼儿园家长优秀家教心得体会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三篇公司培训心得体会三篇学习于海河同志心得体会范文2015年优秀的教师德育学习心得体会轮岗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2015年优秀的教师廉洁教育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教师支教的心得体会2015年excel培训心得体会民警忠诚教育优秀心得体会新生军训的心得体会三篇2015年优秀铸忠诚警魂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全心得体会500字中层管理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2015年优秀中层管理培训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安全心得体会500字2015年教师支教的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二年级家长会心得体会2015年汽车教练员心得体会范文小学心理辅导优秀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施工员工作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大学生劳动周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大学生面试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消防集训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家长学指南心得体会2015年依法执教心得体会2015年优秀的会计入职心得体会查看更多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