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梦”一直没啥进展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早茶月光
为什么“印度梦”一直没啥进展


1947年,在结束了大英帝国长达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后,印度终于实现了独立。作为开国元勋的尼赫鲁当时就宣称说:“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印度前副总理阿瓦尼也曾说过:“21世纪属于印度。”


今年的达沃斯论坛,现任总理莫迪也在开幕致辞上大谈“印度梦”。

 

他说:过去几十年,过多的管控影响了印度年轻人潜力的发挥,现在我们勇敢的改变政策,采取了很多政策改变这种状况。现在印度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我们一共有15亿印度人,有一首歌反映了他们的希望,我们想向大家推出这种梦想。到2025年,印度将成为一个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然而数十年过去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虽然已经实现了制霸南亚的目标,但是“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等目标仍是遥遥无期。


那么,印度的“硬伤”到底在哪里?有哪些因素限制了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


人口压力首当其冲


·印度火车运输的独特方式已成为新闻摄影者的一大爱好


据统计,印度是世界上每年出生人口最多、死亡人口最多以及自然增长人口最多的国家。


2000年5月11日中午,印度人口正式突破10亿大关(印度官方的统计),成为世界上继中国之后的第二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目前,印度人口仍在以每年净增1550万人的速度膨胀,以每年2%速度增长,这一数字占世界年度人口增长总量的20%。


美国人口咨询局估计,到203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


·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比,印度人口唯一的优势就是青壮年比例高,社会面临老龄化的风险较低。


虽然印度早在1952年就实行了家庭生育计划政策,20世纪70年代更是强力推行。但由于种种原因(诸如民族宗教习俗、习惯势力的强大、政党政治的干扰等)印度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很难得到贯彻执行。


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给印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印度国土面积只有297.47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印度以不到世界陆地面积2%的土地养活着世界15%的人。


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增多,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增加。印度西部沙漠正以每年1公里左右的速度向附近地区扩展。


另据联合国有关资料,只有53%的印度人能读能写,并且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在产生新的文盲,尤其是印度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女童上不了学。这样的人口素质,无疑制约着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约占居民总数的40%。


著名的《今日印度》曾发文辛辣地嘲讽道:“能否请我们的各个政党解释一下,独立50年了,可是为什么一般印度儿童给人的印象总是骨瘦如柴,两腿细长,光着脚丫,靠在路边乞讨过活呢?”


盲目的人口增长已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印度在1950-1996年期间,国民生产净增值数按1980-1981年度价格计算从100增加到585,但人均国民生产净值指数只从100增加到228。这表明,一半以上的经济增长被快速的人口增长所抵消。


不仅如此,庞大的人口包袱,还带来了其他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粮食、土地、水资源、住房、教育、就业等都成为头疼的问题。



地缘政治的先天缺陷


首先,印度位于世界上恐怖主义活动的重点地区。印度著名的战略分析家拉贾·莫汉认为印度是“国际恐怖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为防止恐怖主义对本国造成大的危害,印度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不得不在许多国际事务上做出退让和妥协。


其次,也是重要的一点,在过去与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总是若即若离,时隐时现。


·印度海军航母编队


在2002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有一段话常被作为印美战略关系良好的证据:


“美国因利益而要求与印度建立强有力的关系,我们是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通过代议制保护政治的自由,同时印度正向更大的经济自由化转变。我们两国在贸易自由流动,关键性的印度洋海上通道等领域存在共同利益,在反恐和建立稳定的亚洲战略方面分享利益。”


然而只需稍稍深入解读就会发现,美国是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场,希望把印度纳入自己的政经体系——所谓的“民主国家阵营”,以及经济自由化、全球反恐和“亚太再平衡”,这最后一点也可以理解为将印度变为遏制中国的一粒棋子。



“一些美国人认为一个强大的印度在平衡亚洲力量方面可以服务于华盛顿的长期利益”,因为“两国都试图遏制中国因素”。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印度才可与美国分享利益。


所以有学者就指出:“印美两国间关系的主要问题在于:作为世界大国的美国有更多的欲求,印度是一个地区大国,而且具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并不甘愿总是欣然屈从于美国的意愿。这就是冷战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两国关系出现兴旺的全部希望总是落空的原因所在。”


制度优势背后也有危机


除了地缘政治的影响之外,印度国内的政治体制不健全也是阻碍它发展的一个因素。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严峻考验与挑战,深深扎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



但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它仍存在着政党纷争、政局动荡、政效低下等弊端。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原因,执政联盟的政策更多地是考虑政党和政客利益,经常采用忽略国家长远利益,只顾政党眼前利益的短期行动。


另外,民族问题、教派主义、种姓制度等也赋予一些政党浓厚的宗教色彩或种姓色彩,不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甚至大规模流血冲突。


特别是民族问题往往与政治、经济、语言、文化以及社会的权利、地位等紧密相连。处理不好,极易导致民族仇恨和民族分裂。


印度本来就是一个语言、文化、宗教、种族和民族多样化的国家,但由于没有经历过中国式的集权统治,缺乏民族整合的过程,所以直至英国殖民前夕,国家仍是一盘散沙,根本谈不上统一。


·印度宗教人口分布饼图


现印度国土上有100多个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归属不同的种姓,信奉不同的宗教,归属于不同的政党,怀有不同的目的,外结不同的邻邦,导致各族在国家整体发展大计上,各唱各的调。


正如西方人所言:“虽然民主制度是印度的优势之一,但它也有一个弱点”。“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印度能够证明民主是一项优势,但是印度的决策者没有帮忙。”


传统的束缚


民主发展的磕磕绊绊凸显的是印度社会的另一个落后因素,这就是传统社会的强大影响力。


在当今的印度,无论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宗教文化和思想观念都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已经沿袭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和种姓观念至今仍然深深地根植于印度社会之中。


·印度军队在坦克上给高官安置了真皮座椅


印度是世界上最富于宗教传统的国家之一,在这里,宗教不仅仅只是一种个人信仰和精神寄托的方式,它还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民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深受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



印度教是印度的主体宗教,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这是一种宣扬轮回转世的宗教理论,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为最高境界,几千年来,浸润着宿命论和精神修炼的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印度民族内向的、自我封闭以及因循守旧的心理特征。


即便是在当今的印度,这种特征仍然比较突出。当前的印度教复兴思潮就突出地表明了印度文化的顽固性。


·莫迪能赢得选举,宗教的作用很明显


所以在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依然没有彻底打破,传统意识观念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情况下,任何现代化的变革显然需要付出更为艰难的努力。任何重大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在具体实施时总要面临传统势力和思想的挑战和阻碍。


在可预见的将来,印度社会的变革仍将是一个长期、缓慢、痛苦甚至带有血腥味的过程。


标签: # 印度 # 人口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