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贫困,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我找回了孤
认知贫困,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

拾遗物语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

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

——罗曼·罗兰



1

最近,《我不是药神》大火,

电影中的主人公原型——陆勇,

也随之浮出水面,

撇开他的英雄事迹不谈,

此间就说说他的一件小事。

陆勇有两部手机,每天都会收到将近十位病友托他买药的请求。

这些人从网上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

说自己不懂汇款、不懂英文,

网上写的流程也太复杂了。

陆勇颇有些怒其不争:

“这些患者实际上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因为你这个病是长期服用的,

你绝对不能依赖人家,

你买个手机都要花半天的时间看看它是不是好的,

对你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

你怎么能够随便看了十分钟以后,

马上就说我搞不懂什么东西。”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因为这两句话:

有一种惰性,叫依赖他人。

有一种习惯,叫习惯性活在别人的节奏里。

好比“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内部讲话的录音曝光事件,

人们既想要追求财富,

又总是依赖“神的预测”,

最后却沦为被割的韭菜,

甚至失去原有的财富——

如果有穷病,这大概就是最大的穷病。

轻易被别人带走节奏,认知上依赖他人,

往往是一个人贫困的根源。



2

我们是怎么在认知上依赖他人的呢?

来看网友一顾的分享:

想象你是一辆跑车,

你有着很好的发动机配置,

很好的驾驶员和很好的外观,

你决定上路启程,开他个几万公里。

你觉得自己将会在路途上享受周围其他人的赞美以及羡慕嫉妒的目光,

也会享受那惊险而又刺激的弯道超车,和终点处无可匹敌的成就感,

这就是你一生的追求。

但是,你却没油,

于是,你只能在停车场。

偶尔驾驶员给你加加油,

你就开始志得意满,

但油一耗尽,回到停车场,

享受着一轮又一轮的清洗和保养,

又觉得,假如不能开走就这样也挺好的,

至少你还能保持簇新。

看出来了吗?

你是一辆好车,

但是,没人给你加油,你开不出去,

所有开不出去的车,

都失去了作为车的价值。

这不正是很多人在做的?

握着一手好牌,却没有自己的认知,

一味依赖他人,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生活奴役,

保持着“规律的”人生节奏: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3

认知上的依赖他人,还是一种病,得治。

我有个女性朋友,

没恋爱的时候就特别爱看各类情感专栏,

只要是“专家”说的话,

她都偏听偏信。

情感专家说:

“爱一个人,就是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24小时回她的消息,

记得每一个纪念日,给她买礼物,

她说什么都是对的,

她生气了立马认错,

没有错也是自己的错。

让她像公主一样。”

朋友奉若至理名言,

还自以为掌握了恋爱秘诀。

后来她恋爱了,

在一起一个月要纪念,三个月要纪念,

植树节要纪念,劳动节要纪念,

就连清明节也要纪念。

男友一星期不送玫瑰,不给惊喜,就说没新鲜感。

男友让她自己选礼物,又不知道选什么,

还美其名曰专家说了,

一个男人连这些细小的事都不愿花心思,那就是不爱了。

这段恋情最后怎样?

男友受不了,两人以分手告终。

朋友的行为,就是认知上依赖他人的典型症候:

选择能力为零,否定能力爆表,

盯着别人的节奏,乱了自己人生的舞步,

感受上偏偏还会自我感觉良好。



4

为什么人们会轻易被别人带走节奏,认知上过分依赖他人?

青年作家周宏翔写过这样一件事:

他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女同事,叫王爷,

一个人来到上海工作,身边没有亲人,

也不去交很多朋友,

更没有时间谈恋爱,

周宏翔忍不住问她,是否觉得孤单?

王爷没回答,只反问一句:

孤单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把你置身于一群人中,

跟着他们一起嬉笑怒骂就觉得不孤单吗?

所谓朋友,就是解决你孤单的工具吗?

因为害怕孤独,所以去交朋友,

找认同感,强融一些圈子和群体,

却不知圈子才是限制他们的牢笼——

失去独立思考的空间,更容易被带节奏。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他的作品《乌合之众》中,

极为精准地分析了“群体”这个双面词,

群体,代表了勇敢,激昂,愚昧和不理智,

同时,也极易被引导。

比如看到某些言论有很多回复和点赞,

就会产生“很有道理”的错觉,

甚至自以为找到圈子,不再孤单,

殊不知有句话说得好: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在别人的节奏中狂欢,其实享受的是一群人的孤单;

在别人的认知中迷幻,其实是放纵自己灵魂的懒散。



5

总是被带节奏,会有什么后果?

网友叶飞给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答案:

现在浏览网上的信息,

因为算法的不同,

各种软件总是推送一些符合你价值观的问题、新闻。

有人总结出了网络上思想相近的人总是抱团,

形成独立的社区,

不仅没有看到更大的世界,

反而让谎言横行。

网络的便利本来是打破信息鸿沟的工具,

现在反倒成了禁锢思想的牢笼。

这段话让我想起来著名的“奶头乐”理论:

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

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和网络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认知上过分依赖他人,

已然成为一个人最大的贫困:认知贫困。

虽然表面看起来,

信息化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信息,

事实上,你看到的,永远只是你想看到的。

然而,信息洪流的当下,信息不等于认知,

跟随别人的节奏,

每个人都可能陷在认知牢笼中而不自知。



6

看过一段视频:

老师正在给学生灌输所谓的“人生规律”:

三年后上大学,十年后生活安定,

三十岁人生轨迹基本定型……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因为大家貌似都是这样。

没等老师继续“一眼看穿”大多数人的一生,

有人打断并否定了他的话:

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

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人生有无限可能,别给自己设限,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节奏,

余生漫长,莫要慌张,

你要做的,只是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5岁后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

30岁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成功;

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

40岁买房也没什么丢脸的。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刻表,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人生的节奏。

生命中,你真正的贵人永远是自己。

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该干什么。

如何突破认知牢笼?

这段演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余生莫慌张,每个人都应有每个人独特的人生节奏——

一个人最高级的魅力,就是在人生中弹奏出自己的原创。



7

很喜欢一个小故事,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傅,以我的资历多久才能开悟呢?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需要十年吗?师傅,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长时间开悟呢?

禅师说:二十年。

学僧接着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眠不休的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才能开悟呢?

禅师说:那你就永无开悟之日了。

学僧困惑地问:为什么?

禅师说:你只在意禅修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所以,把时间都用在苦修上,你就能开悟了吗?

或者我换一个问法:

把所有的道理都读一遍,我们就能过好这一生了吗?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并没有。

你所有的苦修,修的都是别人的道理,

却没有花时间关注自己,形成自己的认知,

那么你最后得到的,

一定不会超过别人。

如何突破认知牢笼?

这才是真相:

与其苦修别人的走过的路,

不如打开自己的认知边界,

找到属于自己的认知和韵律。

罗曼·罗兰也说: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

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



8

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写过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

艾伦瑞克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

体验穷人如何挣扎求生。

然后,她发现了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事实: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

所以不得不花时间在路上,

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

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成为一个工作机器,

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标签: # 自己的 # 认知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