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有一种心理病正在毁灭女人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after rain
婚后,有一种心理病正在毁灭女人

文:剑圣喵大师



01

大年三十,四川郫县黄女士被丈夫王某砍断双筋,被郫县任命医院医治。


在医生询问原因下,黄女士支支吾吾,不肯说出实情,随后医生报警。


最后在警方调查下,黄女士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黄立芳的前夫去世后,苦命的她带着女儿嫁给了资阳人王友,二人在郫县安德乡安了家。游手好闲还酗酒的王友随时打骂黄立芳,黄立芳为他生了孩子也没有能改变悲惨的处境。王友继续闲散游荡,没有经济来源,黄立芳只好去成都附近加油站打工,家务事尽是前夫9岁的女儿做,母女俩就像奴隶一样供养王友!


过年前黄立芳就回了家,商量大年十四要继续去上班。王友却诬陷她是去见情人,把她捆在凳子上,用菜刀割了两次,残忍地挑断脚筋!  

 

原以为挑断脚筋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只有武侠小说里,最恶毒的大反派才会使用的残忍手段。


当我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2016年,因家庭矛盾纠纷,合肥一名女律师在外租房带着孩子和母亲居住。不料却被登门的丈夫砍得伤痕累累,手脚筋被挑断,其母亲也身受多刀,颅骨被敲碎。


2017年,丈夫游手好闲,妻子不得已外出打工养家,后人闲人传谣言,妻子在外接客,于是丈夫在其回家后暴打妻子和女儿,还挑断妻子和女儿的手脚筋。


还有因为经期拒绝同房而被下毒手的,甚至有因为看电视声音过大。


《神秘巨星》电影里,我们也看到丈夫可能因为饭菜里盐味不够,或者是妻子卖掉了自己的相恋就对她大打出手。


电影里,妻子向女儿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是:家里需要丈夫挣的钱来养家糊口。


但面对国内的家庭暴力事件,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就是——这些案例里,妻子赚的钱都远远超过丈夫,而丈夫往往吃喝懒做。


既然妻子并不需要丈夫养活自己,为什么还要逆来顺受,从未想过自己早该远离这样心理与身体的双重伤害。


也许她们害怕。事实表明,“离开”不会终止对方的暴力,而会使对方的暴力加剧。当女人用“离开”这些词刺激到男人时,那些男人会展开愤怒的报复,不仅对他们,也对她们的家人。


许多男人会威胁自己的妻子“如果你离开我,我就杀了你父母,杀了咱们的孩子。”并且事实证明,许多男人也真这么做了。


但这存在一个逻辑缺陷,歹徒用人质要挟别人就范时,有一个前提就是,人质是在歹徒手里。


歹徒若是有一分钟没有劫持人质,估计立马就被爆头了。


显然,丈夫并不能无时无刻掌控自己的孩子或者家人,难道一点逃跑的空间都没吗?


也许她们是为了孩子。很多妻子认为,一旦自己离婚,孩子就会失去父亲陪伴的时间。她们害怕孩子会因此失去完整的家,导致心理出现问题。


有幅漫画深刻的体现了这个道理,做母亲的很难抛下自己的孩子。

但这个理由也不完全说得通,如今的孩子虽小,却也懂得察言观色。他能从细微之处看出父母的关系是否亲密,能看到这个家庭是真的幸福还是名存实亡。


对于孩子来说,“完整”不一定意味着“温暖”。


孩子们宁愿在单亲家庭里相依为命,孩子也不愿生活在“为了你才不离婚”的道德绑架里,更不愿生活在充斥着冷淡和暴力的“完整”中。毕竟假单亲家庭比离婚更伤害孩子。


也许是害怕外界的流言蜚语?也许是害怕社会的偏见?


如今,90后们闪婚闪离也不是件稀奇的事,社会对离婚也不再持批判态度,况且,即便有一些闲言碎语,它比起家暴的精神折磨,实在是不值一提。


曾经法律方面的空白让家暴猖獗一时,如今《反家暴法》的推出,家暴时报警,警方不得再也“你们自己家的事”为理由拒绝出警了。


许多明星被爆出家暴后,人气一落千丈,如今社会对家暴的谴责是非常严厉的。


可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女人主动为家暴者开脱,帮助其逃避法律的惩处。

法官“杀不死的阿朱”在知乎上分享了一名被打断鼻子的妻子写给法院的“请求撤案信”。



但“故意伤害罪”是国家公诉案件,这封谅解信显然是无用的,最后法院认为情节太过恶劣,暴力倾向强,依旧给与重判。


反家暴一句“你为什么不离开”是远远不够的,这背后有很复杂的心理原因。



02

有一位长辈常年战斗在反家暴的前线,她不断为遭受家暴的女性提供法律上和心理上的援助,已经帮助了上百女性脱离了家暴的噩梦。


在一次聊天中,她告诉我,女性脱离不了家暴的主要因素,还不是经济、孩子或者社会偏见等原因。


长期遭受家暴的女性都有一个严重的心理障碍——对男方无条件的心存幻想。


她们渴望把一段充满伤害性的关系,经过重重考验后,最终变成一份充满爱和温暖的真挚感情。


她们相信,那个把自己打的伤痕累累的人,会有一天幡然醒悟,用尽一切去弥补自己的过失。


她们会选择求助、甚至会选择报警、但她们只是把这种行为看做是给对方的一种考验,仿佛对方经历了这一切后就会发生变化,变得珍惜自己起来。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受害者纯粹自己在内心上演了一场原谅大戏。


顺便一提,国产家庭伦理剧似乎都是这么个套路。


比起离开所带来不确定感,留下来继续受虐要更容易一点,毕竟被伤害,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黄女士这样被挑断脚筋,医生发现后还遮遮掩掩的,便是其中典型。


这样的原谅病让那些想帮助她们的外人产生“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受,会让受害者逐渐丧失离开家暴的力量和社会支持。


受虐女性综合症原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由美国临床法医心理学家雷诺尔.沃柯(lenoreWalker)医生提出,后来被引申到美国司法当中。


美国司法界人士和心理学家达成共识,在长期的家庭暴力之下,一个受虐待女性不离开的理由甚至可能不是心理原因,而已经是病理原因了。


在这样的病理条件下,被害人的谅解行为,法院可以不予考虑。如果被害人惊恐过度,对伤害人进行了人身伤害,法院不予追责。


在家庭暴力循环理论中,包括四个步骤,并且它是无限循环,受害者将会一直停留在这个怪圈中:


(1)不安增加

(2)暴力发生

(3)施暴者道歉,但会继续暴力行为,此时的暴力行为和受虐妻子的行为归根毫无关系。

(4)暴力后的“蜜月期”。


在暴力后,施暴者会表现的非常温柔,给受害者制造许多浪漫温馨的幻象,两人似乎又回到了最甜蜜的时期。这时受害者就会觉得他还是爱我的,只是打我的时候他太生气了,他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于是重新陷入循环。


怎么样做才能防止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呢?




03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出现受虐症状以前,必然伴随着个人价值的丧失。


一个人想虐待另外一方时,必然用一些巧妙包装过的话语来抹杀对方的个人价值。


被导师无限压榨的石博士曾经和我说过,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科学献身了”!


我告诉石博士,“为科学献身”是指自己的智力如果投资到商业、官场、娱乐圈的话,会有大量的金钱、权力、名声,但为了造福人类放弃了这一切。


他整天为导师报账,替导师写材料的行为,只能算“为导师献身”,如果他有一个自己的科研天地,他能做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年轻人要学会做冷板凳”,是说年轻人不要浮躁,要用充分的成绩证明自己。要不是说年轻人要把精力用去伺候老员工,看他们的脸色。


换到家庭里,那就是“没了这个家,你什么都不是”。


其实这个歪理根本不堪一击,但很多人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就把这种抹杀个人价值的歪理,潜意识输送到妻子心中。


请学会在生活中抵制一切试图让你放弃自我意识的狗屁思想,要知道,灌输你这思想的人,是在为虐待你做准备。


家暴一词,因为暴前面加了一个家字,便立马变得格外隐晦,且很容易无解。实施家暴的人,无论拥有着怎样的受教育程度,都会在被发现被质问的关头喊出同一句话,我教训我自己的儿子,我管我自己的媳妇儿,跟你有什么关系啊?这些人扬眉瞪眼的样子,好似一条独自占山封王的疯狗。


可是,你是否想过,这个一个糟糕的人,也配宣称拥有你吗?   



标签: # 自己的 # 妻子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