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与发展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清风予我
教师阅读与发展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在“为中国未来而读·2013阅读论坛”上的演讲

曹勇军

 

一、什么是真正的阅读

  阅读是为了什么?我觉得阅读是一种思考,是一种反省,是一种探索,是一种与现实的不妥协。讲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你这个人贼心不死,想干一点事,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期待。假如没有这个大概就不读书了。简而言之,读书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生活。这是我的一个个人理解。

  可是在我们今天想读书很难。今天的社会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我们很难把精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长期地深入思考。常常跳过来跳过去,似乎每天接收的东西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东西在脑海之中留下深刻印记。第二,我们的表达变得很肤浅,变得碎片化。我们喜欢看140字的博文;喜欢看那种片片断断的像小鸡拉屎一样的文章,喜欢短的小的东西,长的看不下去。第三,我们的自主记忆能力在衰退,常常是伴随着某种职业上的规条、训诫,比如领导明天要来听课,往往是在这种压迫之下被动去记忆的。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么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不大容易静下心来读书。在今天我们最需要的品质不光是读书,不过在读书上表现得特别明显。需要哪些品质?第一,可读的很多,能不能选出自己最需要的。第二,坐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得有定力。第三,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能力。什么叫做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有好说好,有差说差,这就叫做批判思维。可是我们今天往往受各种舆论、受各种名人、受各种社会上声音的影响,被它们裹狭着,很难对一个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这些品质的缺失可能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会造成障碍。

  什么是阅读呢?阅读是一种理解。伏尔泰有一句名言说:“理解是在你之中发现我。”人的精神运动总是这样的,是在各种各样的他者之中寻找到自身的影子,进而丰富对自我的认识,投射到世界上,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可以说,理解就是在他者之中发现自我的过程,而发现自我其实是生命和心智成长的过程。所谓阅读,就是让自己的生命和心智获得成长。

  暑假我带太太一起去了湘西凤凰县城。湘西古城,沱江之畔,晨雾刚刚消散,脚下吊脚楼很可爱。我们租住在吊脚楼客栈里,带了几本沈从文的书,有很多生命的感发和启示。穿行在凤凰的大街小巷,我把我自己带来的书,也包括新买的,敲了很多图章——这些图章像生命的一种印记。沈先生有一篇文章很有名,《我读一本大书同时读一本小书》,沈先生告诉我最大的读书法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把读书和生活结合。我给自己刻了一枚闲章:阅读唤醒灵魂。什么叫做真正的阅读,我的答案就是这个。

  回过头来看,我们有的时候苦读一本书,那是真的在阅读吗?它跟你的生命有联系吗?它促成了你的生命不断地由低界向高界运动和舒展了吗?没有嘛!所以真正的阅读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

 

二、什么是真正的教师专业阅读

  说句老实话,这方面我是蛮担心的。现在这一代老师,是做试卷长大的一代人。中国知识分子真的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叫“一代不如一代”。你看梁启超先生他们那一代,他们的国学基础我们没有办法比。到了五四以后的那批人,比如说我们安徽同乡胡适之先生,他们跟五四以前的人也没办法比了。解放以后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人,传统的学问往后退了一大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又是一拨人。现在好了,现在这一代人叫“考试的一代”。他们对现代文阅读的认识是这个样子的——什么叫现代文阅读呢?等于高考现代文题,等于我今天要能给学生弄的那个模拟卷上面的现代文阅读题:这个是“关键词理解”,这个叫“把握作者的情感”,这个叫“手法鉴赏”……全是考试卷上的东西、考试学的东西,可以说,跟真正的阅读毫无关系。

  讲到这,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个我的思考。我以为测试型阅读、常态阅读和专业阅读固然有相通之处,但不一样,甚至是很不一样。测试型阅读,讲的简单一点,就是为了测试你的能力设计的考试题目。它有一种夸张放大文本细部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可能没有人这样读书。我经常在南京遇到一些家长,都是南京各高校的博导,大名鼎鼎,他们跟我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常常无奈而又尴尬地向我请教:“曹老师,孩子语文不好,现代文阅读不好,得不到什么分,你看看还有什么好办法?”我说:“你还做过试卷啦?”他说:“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指导她,她能做对,现在做一个错一个,女儿很反感:‘不要你指导,你指导的这个东西全是叉!’”

  南师大教科院有一个杨启亮教授,曾经跟我讲过一句话,蛮幽默的。他说:“想不到天下竟然有一种叫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东西,想不到竟然全国的孩子都在做这种东西,想不到竟然孩子们还能做对。”这中间可能不无误解之处。你说现代文阅读不好,你能不能找出一种替代它的更好的东西?杨先生告诉我面试就很好啊。可是成本我们能负担得起吗?江苏每年高考是50万学生,50万人面试可能吗?况且面试这里面还有一个是否公平的问题。

  对测试型阅读,我有一个比方:测试型阅读有点像人生了病到医院去查血。你阅读能力怎么样我验证一下、考评一下。可是孩子们跟在我后面读书,把他生命最宝贵的这黄金三年交给我,他需要的是阅读能力从不强到强,一步一步发展和成长。他不需要一天到晚跑到医院“查血”。

  而专业阅读又不太一样。专业阅读它更多强调的是目的,就是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所采用的一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技能。理论上讲,一个人只要会读书他就有专业阅读的能力。可是实际上并不如此,因为我们不少老师根本没有阅读生活。

  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就是一年你买了几本书,情况非常令人悲观。当然,我理解,跟大家一样,到现在为止我教书压力大、负担重,说句老实话,能够完成手上的工作就已经不容易了。既然连书都不读,何谈什么专业阅读?可是一个老师想要发展,他必须得有专业阅读。会读书的老师才有资格教孩子读书,因为我们教来教去,教到最后我们教的是怎么把书读好。你别以为你教的是知识点,其实一个好老师他教的是生命和自我。我们凭什么教学生?我是一个读书人,我能读好这本书,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把这个书读好了——凭的是这个!

 

三、我们需要建立的阅读理念

  我梳理了一下我这些年读过的这方面的书,给老师们做个简单介绍。第一本书是《阅读史》,第二本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后一本书作者艾德勒很有名,他还出过一本影响很大的书,就是《西方世界经典》。还有两本书也很好。一本书是郝明义的《越读者》。读起来很轻松,而且图文并茂,可以学到很多阅读的新理念。还有一本书,我要隆重推荐,张新颖的《读书这么好的事》。写得非常之好。

  我读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常常看书里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我共鸣,这是我最后愿不愿意掏出银子买这本书的一个条件。我读《读书这么好的事》这本书,忽然就翻到一句话,他说:“读到好书我们都希望重读,可是常常没有重读,为什么?”我就特别觉得挠到了痒处,他说“因为你忙,更因为读完这本书你的好奇心已经被消磨殆尽。”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特别有共鸣。当时我在书店翻了几句话,觉得好多力量洒落在书的各个地方。

  读书是要讲究机缘的,生命的某一个阶段它就能读一本书。说来惭愧,从青年的时候到现在我读了很多遍《战争与和平》,一直没有读完,我怎么都读不下去,没有办法。2010年我参加江苏省的高考命题,关进去40多天,我带过去一本尼采的书,也是读了好几次没有读下去的,《查拉图是特如是说》,出来以后我非常兴奋对朋友们说,我终于把《查拉图是特如是说》看完了,认认真真的看完了。没有地方可去,没有其他的心思可想,我只认认真真在读,读一遍,再读一遍,而且做了摘录和札记。那天我到泰州中学——胡锦涛的母校——跟老师交流。我说我最近最大的收获是我终于把《理想国》草草地翻了一遍。这个书翻了好多次,就是没翻完。其实我们的生命阅读中有太多这样的书,我们好像熟悉得不得了,其实我们没有看过,不过鹦鹉学舌说几句人云亦云正确的废话而已。

  读这一类书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其实阅读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就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阅读里面有广阔的天地,有丰富的内涵。

  比如,读什么书的问题。你会发现有价值的书值得读、经典的书值得读。它能发现你,你能发现它,能对上眼,看它那个书我有收获,觉得充实,把我生命中那样一种经验调动起来,给我更多新鲜的东西。卡尔维诺讲过,阅读意味着接近一些将会存在的东西。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的内心是丰富的,是深刻的,在你灵魂的地表深层藏着很多的种子,可是这些种子没有阳光、没有水、没有雨露,没有办法生长。阅读把你天性中那些美好的、伟大的、深刻的、博大的力量激发出来,让大家知道生命的美好。要读这种伯乐之书、智慧之书、生命之书、经典之书。所谓经典,卡尔维诺还有一个很俏皮的说法——卡尔维诺写过一篇很出名的文章,就是《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他给经典下了十二条定义,其中有一条,大意是说读了很多遍还像读第一遍,也可以倒过来讲,读第一遍又仿佛读了很多遍的那本书。

  大家不要以为天底下书很多,其实真正值得读的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有一次我们去拜见钱理群先生,讲到读书,钱先生说:“真正的原典的东西是不多的,任何一个文化里面原典的东西是不多的。”然后他掰开指头给我们算,以中国文学为例,原典就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学都是由这个东西生发出来的,它是一个根,或者是和这个东西是相呼应的,你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他说《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国人是儒道的混合体,这两家真弄通了其他书就好读了。然后是司马迁《史记》——史书乃是中国学问之母。还有唐诗——我们很好奇,为什么没有宋词?其实最能够表现一代文化精神的是唐诗,宋词也很好,可是懂得唐诗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宋词,最最原典的必不可少的还是唐诗。还有《红楼梦》,还有鲁迅。钱先生说把这几本书读好,这就是中国文学的根。我们读什么书?就读这些最源头的东西。

  比如,读不大懂的书的训练价值。我们当老师的人往往有一个很愚妄的观点,我们天天教课文,教到最后我们觉得天底下所有的文章我们都应该是懂的。这是错的。这个世界上我们看不懂的书太多了。黑格尔的很多书我年轻的时候就看,看到今天,说句老实话,绝大多数看不懂。后来我发现很多专家也承认自己没全懂。可是不懂就没有价值吗?不懂的东西仍然是一种刺激和召唤。

  天底下的书可分为三种:一种一看就懂,没有价值,你是消费者,没有任何意义,你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磨砺;还有一种书,完全不懂,看了等于白看,天书,不要读;第三种似懂非懂,有很多困惑和疑难,这样的书最有价值。不瞒大家说,我不赞成让我的学生看《读者》。道理非常简单,《读者》是以初中毕业生为基本阅读对象的一本读物。一个高中生要读一点读不大懂的书,读磨脑子的书,那才有价值。

  我的孩子们读《瓦尔登湖》时,开始读不懂,苦恼。你们再琢磨琢磨,一共18章,先读前4章,尤其是前面第一章最难懂。梭罗写东西不像咱们中国人写文章那么有条理。好,开始读,慢慢学生开始静了,心静了,70天读完。孩子们再来看那种译文体的“西方汉典”,哇,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读不大懂的书是最有价值的。

  我给学生上卡夫卡的《变形记》,学生开心得不得了。过两天有个丫头来了,拿了一本卡夫卡小说选,往桌子上一放:“老师,我看了一个星期,怎么看不懂啊?”谁告诉你一个高二的学生可以看懂卡夫卡啊?曹老师也有好多看不懂啊,好多卡夫卡专家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啊。她认为自己应该看得懂,这种观念从哪里来的?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和教材似乎秉承这样一种理念,就是我们要让学生搞得懂懂的、透透的。其实我们所谓的“懂”、我们所谓的“透”,你想过没有,不过是在课程论的意义上的“懂”和“透”。你以为那些唐诗五绝20个字就像你解释得那么简单啊?那是李白的啊!你没搞错吧?如果那么简单你写?你写保证不会流传!我们的教学,是从课程的意义上浅浅地教一点点,我们得告诉孩子:“你先就理解到这一步,今后你的人生还很漫长,这个书和你相遇了,进入你的生命,今后你们是朋友了,你们慢慢相处吧!”是这个意思哎。

  又如,什么叫读懂了。很多老师可能都是这样认为的:所谓读懂了就是你把那个现代文的题目做对了。可是那些做不对题目的博导他是读不懂这篇文章吗?不是,其实读懂是有层次之分的,但有一个简单的外在的判别标准,是朱光潜先生讲的,他说“我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必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才觉得真的把这本书消化了。”这句话很简单,很重要,就是能用自己的话把这本书、这篇文章内容的最核心的东西说出来。

  还有,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不是天底下所有的书都用一种办法来读,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方法。看了那么多人的说法,还是佩服培根《谈读书》中的话,我把它抄在这里:“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噬者,少数则需要咀嚼消化。”这里要辨析一个概念,什么叫精读?很多人认为略读等于马马虎虎地读,精读等于认认真真地读。错!精读与略读是控制时间,速度不同,其认真程度是一样的,你不要看我就站在新华书店的那个书柜旁边,只用一分钟就把这个《阅读史》翻完,其实我这一分钟脑子在高速紧张运转,我看的时候是很认真的。不是说马马虎虎地扫一眼,那个不叫阅读。什么叫阅读?无声为“阅”,有声为“读”,无论是“阅”还是“读”,都马虎不得。

  还有,最好的读者是作者。什么叫“作者”?是说读的最好的结果是你写下来,你像作者一样写下了。写是最好的读,读过以后就忘了,只有把它摘抄下来,才能咀嚼消化。我认为比较好的书上面做了很多批注,别人问我借我不借,因为这个批注是我读这本书思维过程的外化。一旦它没有了,我再读这本书就有一种恐惧感、不安全感,觉得自己抓不住。我宁愿帮你买一本送给你。所以摘抄下来很重要,做足读书的功课。

  “最好的读者是作者”还包括这样的意思:这篇文章怎么写的我怎么读,我就琢磨着这个人可能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是个很奇特的读法,这种读法非常有创造力,我经常干这个事。上课的时候孩子们揣摩猜想这个文章、这个东西是怎么写出来的。有了这样一种预设、猜想、想象以后,于是我们就进入到一种富有创造的阅读情境。

  最后,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经典。人生有涯,你只能找到你需要的经典。大家知不知道扬之水这个人?我很佩服她!她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现在搞《诗经》名物考,各种各样的古器物名物考,影响很大。扬之水没有上过大学,自学成才。她说有三本书对她最有帮助,一本《管锥编》,一本《知堂书话》,还有一本《金瓶梅》。她说《管锥编》内容博大精深,但实际上是一小则一小则材料连缀的鉴赏体,说明读书要摘抄,要把最精华的东西一条一条地录出来。她说读《知堂书话》知道怎么写文章。知堂是摘抄体、抄录体。好多文章左抄一段、右抄一段,抄完了没有了,文章完了。可是他抄的这些东西看似信手拈来,其实都归结到一个话题上来。其实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金瓶梅》让我们想到日常生活史,关注细节,于是我们就进入到过程,我们不必奔着目标匆匆忙忙。她还有一句话我觉得也特别好,说她读书是“一片一片地读”。什么叫一片一片地读?看书先看注释,注释里面提到的书她都找来读。她说她现在只学到这一步,还没有学好,她知道有的先生是“一架子一架子地读”,一个书架子,全是一类书。这也就是艾德勒讲的“主题阅读法”。

  这类谈方法的书有它的好处,有时候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可是假如你平时没有读书的经验和积累,你光靠它给你讲的方法没用。我在南师大指导硕士研究生,一起研讨的时候,有的同学跟我讲,看孙绍振的《文本细读》,表达了一个困惑:我怎么觉得好像用不上啊。我告诉他们,阅读方法是一种跟生命揉在一起,跟你的个性、性格、生命的特质捆绑定在一起的。别人再好的方法拿来你必须得消化。美国的爱默生讲阅读是发明。阅读不是我们想象的,拿一个方法套套。不是这样的。你看人家孙先生分析那些唐诗分析得好不好?好,他也讲了很多方法,可你用不起来。所以要找到自己的方法。

 

四、教师专业阅读的几条途径

  第一,作为教学资源的阅读。大家都知道《阿旁宫赋》结尾:“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一般老师上到这都是抓四个“后人”,我自己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觉得这里面除了四个“后人”值得抓一抓以外,还有四个“哀”。大家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四个“哀”有一种回环之美。这四个“哀”和四个“后人”放在一起,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后人只知感叹不知改变的悲哀。讲到这,我就准备了一个材料,是黄炎培先生和毛泽东的“窑洞对”。黄先生1945年的时候到延安去拜访正在陕北山沟沟里面闹革命的毛泽东,在窑洞里彻夜长谈。黄先生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多朝代、很多国家、很多团体,都不能摆脱一个周期率,就是一下子兴盛起来,然后忽然就倒了。请问诸君你们找到了破解这个周期率的出路了吗?”毛泽东非常自信地告诉他:“我们已经找到了,它就是民主。”这个话讲得真好,可惜他没做到。

我就把这段话投影出来,大家看过以后就忽然有一种对阿旁宫的兴亡悲叹,一下子穿越到更深刻的我们对于它到底应该建立起怎样的历史感悟上去了。听课的老师都说受启发,问这个材料哪里来的,我说是平时读书抄来的,是备在那里的料。平时书读得多,教学资源就丰富。

  第二,作为教学思路的阅读。上王维的《山居秋暝》的时候,我从《唐才子传》里面选了一则材料,由材料引出王维这个人真是不简单,他有一双画家的眼睛,有一对音乐家的耳朵,还有一颗禅悦的心,然后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山居秋暝》。哪三个方面?画之美、声之美、禅之美。我说这是进入王维诗歌世界的三把钥匙。课上得很顺畅,学生也感到特别有收获,尤其是拿到这三把钥匙再去解王维各种各样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那些小绝句、小律诗,觉得特别顺手。

  课后交流的时候,老师们就说你这个思路太好了,你怎么想到这个思路的?我说我看过葛兆光先生的《唐诗选注》,我一直认为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很值得看,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的,完全模仿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做的,它最好的部分就是每位作者诗选前面导读的那几小段文字,就像《宋诗选注》一样,概括得非常有味道——我说我是从那本书上面受到的启发。所以读书常常可以带给我们对一个作品的整体性的认知,而当这种认知与教学勾连起来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很多教学思路的启迪。

  第三,作为教学眼光的阅读。阅读会让你有一种独到的眼光。有一次我在讲一篇文章,讲的时候就讲到“谶纬之学”。我问这个词怎么念,学生没吱声,学生不会念。我说什么叫“谶纬”,前面有一个大大咧咧胖胖的小女孩说:“就是迷信”。我说这话对也不对。谶纬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东西,它是某种预言、某种符号,暗示出人的命运、吉凶祸福。比如外面孩子唱一个童谣,就预示着王朝即将崩溃,比如某一个人讲的一句话就预示着这个人后来的发迹。中国人非常讲谶纬。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奥运会选在 2008年8月8日8点8分开幕,有人说吉利,图个吉彩,表达中国人对百年奥运的期盼和祝福。可为什么这样就吉利?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就是谶纬之学的土壤。不懂谶纬就不懂中国人。

  经常在酒桌上听人讲政治段子,讲过一件事,毛泽东的警卫部队叫8341部队,有人就说毛泽东活了83年,做共产党书记做了41年,合起来“8341”。后来我看有文章辟谣说根本不是,说8341是当年毛泽东成立这个部队时候很随意一个谐音最后定下来了,这是见诸有关会议的记录的。可是奇怪,这个段子大家都相信,中国人都相信。说明什么?说明谶纬之学不死。各种各样的东西,你看前一段时间很多像谣言不像谣言的东西搞得你真假难辩,是不是跟中国人喜欢谶纬之学的民族心理有关系?

  后来我的学生讲:“曹老师,我最佩服你了!那次你讲的“谶纬”真是醍醐灌顶,比所有的语文课都还要语文课,我真正学到了真的语文!”因为我教高三,是临时接的,很短的时间,正好有一个词“谶纬”,正好我随口这么一讲,正好一个胖丫头在那里讲是迷信,然后我滔滔不绝地就讲了一下。像这样的东西都得靠平时阅读积累。它是一种眼光,可以把那种对于孩子们最有价值的东西点出来,那么这样教学就很有价值了,就有境界了。

  第四,作为教学背景的阅读。举我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的例子。我是这样上的:提前10分钟到,用繁体字板书整首诗。没有标点,一路写下来。上课后我请孩子们读我写的板书,读了以后给加标点,不看书。虽然学生在这之前基本上都背过或者了解过这首词,可是应该在什么地方加句号还是错误百出。然后大家对照书搞懂了。我说我们学过《沁园春·长沙》,里边有揭示词人写作思路的关键词,就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的“曾游”和“忆往昔”。在这首词中找到体现思路转换的词语。学生找到“遥想公瑾当年”的“遥想”,还有“故国神游”的“神游”,由此体会词从“写景”到“咏史”,再到“抒怀”的结构层次。我让学生在上阕圈出最能表现赤壁古战场气势的词语,有乱石穿空的“乱”,惊涛拍岸的“惊”,卷起千堆雪的“千堆雪”。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有表现力。等他们把理由讲出来,这首词上阕的画意以及画意所包含的意境已经全部弥漫在我和孩子们周围了。趁热把上阕就背下来。词的下阕写的是周瑜,“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里英雄太多了,为什么只写周瑜?最能表现周瑜的是哪几个细节?“羽扇纶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打扮儒雅风流;“小乔初嫁了”,刚刚娶了小乔;还有“谈笑间”,就把这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一个青年将领形象塑造出来了,学生在脑子里面都把他塑型了。那干嘛要写周瑜的风流儒雅、春风得意啊?是因为和自己对比,是因为自己不得意。结尾“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也好懂也不好懂,意义太丰厚了,我们就回顾《赤壁赋》,然后再把它结合在一起,最后理解这个结尾丰富的情感内涵,然后我们就背下阕。一堂课就把上阕下阕全部都解决了。

  最后我请一个同学用南京话读这首词。为什么用南京话读?因为这首词中的韵脚不少是入声字,用南京话读它,有一种摩擦以后特殊的情韵之美。词是有音乐性的,可是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还原它的音乐性,只能够用这样一种方法,稍稍得其仿佛。我让他们读了以后告诉他们这个原因。 

  我们的教育环境并不好,有太多让我们苦恼的事情,有太多我们有心无力的事情,不过我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人生理念:要让这个世界因为你而变得美好一点点,我们通过自己努力读书提升自己的素养。别的我做不到,至少我可以让我的孩子通过阅读得到进一步的成长。我觉得这就是为中国的教育做贡献了,也就是为我们做了这个时代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是读书人,做一辈子读书人,汲取一点人生的智慧,养成一身正气,做一点建设性的事情,提升孩子,发展教育,同时也让自己快乐。

 

标签: # 的书 # 东西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