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的外部结构

12-07 健康养生 投稿:after rain
仙人掌的外部结构

一、仙人掌的外部结构

独特构造

棱与疣状突起

除原始类型的种类外,仙人掌类的茎都具棱。仙人掌属和县花属、令箭荷花属及部分苇枝属的种类只有2棱,量天尺属和瘤果仙人鞭属通常为3棱,而其他属种都在4棱以上。其中球形种类的棱较多些,个别的种类多达120棱,一般也有10余棱。这对于适应干旱环境有很大的意义。

仙人掌类的茎除有棱以外,还有疣状突起。这是一种独特的构造,事实上在很多球形种类中,即使不具明显的疣状突起,但纵向的棱上也有横向的瘤块状分割,如南国玉属、裸萼球属、强刺球属、长钩球属等。疣状突起则是这些植物为适应干旱环境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有了疣状突起更便于植物胀缩和散热。乳突球属的种类仔球着生在疣突中间的疣腋部,幼嫩的仔球可得到疣突和疣突先端刺的保护,避免阳光灼伤和动物侵害。因此所有的分类学家都认为疣状突起明显的属种是仙人掌科中最高度进化的物种。

独特器官

刺座、刺和毛

仙人掌[石竹沙漠植物]图册刺座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有的一种器官。从本质上来讲刺座是高度变态的短缩枝,表面上看为一垫状结构。刺座上着生多种芽,有叶芽、花芽和不定芽,因而刺座上不但着生刺和毛,而且花、仔球

和分枝也从刺座上长出。刺座的大小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一种柱状种土星冠的刺座大至20厘米,而小形球类月世界和松露玉的刺座只有0.2厘米大。大多数种类的刺座呈圆形或椭圆形并间隔一定的距离,而白云阁和梢刺尤伯球的刺座呈长条形,在棱上首尾相连。

二、生长习性和内部构造及地理分布

内部构造

仙人掌茎的内部构造与其他双子叶植物一致,在内方的木质部与外方的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但茎的大部分由薄壁的贮藏细胞组成,细胞内含黏液性物质,可保护植株避免水分的流失。仙人掌的茎是主要的制造养分和贮藏养分的器官。

生长习性

仙人掌图册仙人掌养殖喜强烈光照,耐炎热,干旱、瘠薄,生命力顽强,管理粗放,很适于在家庭阳台上栽培。

仙人掌生长适温为20-30℃,生长期要有昼夜温差,最好白天30-40℃,夜间15-25℃。春、秋季节,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不可过湿”的原则。

地理分布

仙人掌图册原产墨西哥东海岸、美国南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区、西印度群岛、百慕大群岛和南美洲北部;在加那利群岛、印度和澳大利亚东部逸生;中国于明末引种,南方沿海地区常见栽培,在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沿海地区逸为野生。

仙人掌类植物原产南北美洲热带、亚洲热带大陆及附近一些岛屿,部分生长在森林中。多浆植物的多数种类原产南非,仅少数分布于其它各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南非有“多浆植物宝库”之称。

三、仙人掌有多少个品种

团扇类

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西印度群岛以及阿根廷南部,是仙人掌科植物的第二大家族。

节段型类

节段型仙人掌类的仙人掌大多是生长在森林里。

蟹爪仙人掌

蟹爪仙人掌(螃蟹兰)的肉茎部分成节段,是它的特征之一,这也是附生性仙人掌的一种特征。

叶型森林性

叶型森林性仙人掌类与节段型仙人掌类一样,都属于较需要水分的仙人掌。

球形类

球形仙人掌植株外型均为圆球形。

攀爬仙人掌

攀爬性仙人掌类均具有气生根,可攀附在岩石或树干上,是这类仙人掌的特征之一,它们均为圆柱形,以向上攀爬或下垂生长。

食用仙人掌

食用仙人掌是中国引进的新兴保健蔬菜,品种主要是从墨西哥引进的“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是墨西哥专家多年选育出的以食用为主,具有多种用途的仙人掌新品种。

最大品种

在墨西哥有一株仙人掌中的“大块头”,高达17.69米,重达1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仙人掌。

另外,在江西省遂川县枚江乡中团村发现一株巨型仙人掌,长成了“参天大树”,足有5.2米的“傲人”身高,可谓“鹤立鸡群”,格外抢眼。

四、仙人掌的药用价值很高

药用

来源

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

苦,寒。

①《本草求原》:寒。

②《岭南采药录》:味苦涩,性寒,无毒。

③《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归经

《闽东本草》:入心、肺、胃三经。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治心胃气痛,痞块,痢疾,痔血,咳嗽,喉痛,肺痈,乳痈,疔疮,汤火伤,蛇伤。

①《本草求原》:消诸痞初起,洗痔。

②《分类草药性》:专治气痛,消肿毒、恶疮。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健胃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治心胃气痛,蛇伤,浮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解热镇静剂。治喉痛,疗疔毒及烫伤,又治精神失常。外用治小儿急惊风。

⑤《陆川本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主治疮痈疖肿,咳嗽。

⑥《中国药植图鉴》: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

⑦《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⑧《闽东本草》: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痛,跌打损伤。

⑨《广西中草药》:止泻。治肠炎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①《岭南杂记》:其汁入目,使人失明。

②《闽东本草》:虚寒者忌用。并忌铁器。

药理作用

1.用仙人掌全草的提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显着,而且对此菌的18个抗青霉素系也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另外对枯草杆菌也有高度抑制作用。

2.仙人掌中所含墨斯卡灵有致幻作用。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